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农村振兴战略中保障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有效措施
 
更新日期:2020-09-22   来源:   浏览次数:18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供应可靠的政府支持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实际学制为两年半,不包括在职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历时3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

 
 1供应可靠的政府支持
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实际学制为两年半,不包括在职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历时3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构建通识、涉农专业、网络开放等各种课程,并使其有效结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教育系统进行改革。
1.1建立通识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通识课程体系往往可以分为以下三层:(1)针对所有学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且开设相关“种植业管理”、“畜牧业经济管理”、“现代休闲农业”等与本专业有关的选修课程,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定位。(2)主要是针对具有创新与创业思想、潜质的学生,开设SYB和KAB创业训练选修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发展。(3)在项目和活动的指导下,为部分计划创业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名为“创业模拟与实践训练”的选修课。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1.2创新创业教育被纳入涉农专业课程体系
有别于传统的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学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学校创建一个集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品质和能力,并且与农业相关专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学术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结合。学校建设的培养目的应该充分展现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课程设置应该彰显时代的创造性,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思维,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进行相关考察和评价。一方面,经过对学生学习的前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另一方面,经过整合,潜移默化地创建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创新创业智力,加强创新创业技能。
1.3开展在线教育系统
在网络的帮助下,在线开放课程不仅方便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为一课时,通常每个班约30节课,课时略少。将学生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也会因为教师的教育背景和重点而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具有目的性的选择想要学习的网络公开课,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最为有利的补充
2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实践教育实践系统
2.1完善“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实训能力,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在学生的高职生活中,实践教育占据就较高的比重,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理论。在以往的教育中,“以事实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进行不断培养,但是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不冲突。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引进了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不断激励学生能够进行自主设计与研究,使得创新创业项目可以和技能培养进行融合,课内外的实践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2依托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园区,支持引导创新创业
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园为学生供应了实践训练场地。学校创新创业部经过初步的创新创业项目筛选,选拔出能够进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实践感受的创新创业队伍。特别是创业团队要独立运作,自负盈亏。从项目的选择和项目的设计,到实践项目的开展、总结、反馈等各阶段,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支持。并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沙龙的一站式服务”,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关注与帮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既不放任学生,也不会进行太多管束。
2.利用农业职业教育开展联盟,拓宽创新创业教学路径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联盟聚集了一大批职业院校与极其优秀的农业龙头公司,并且具有农业人才的加入,组成“政行校企”和教育共同体协同。经过合作,农业龙头企业在通过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的帮助下,可以招募到优秀的毕业生来发展自身的产业,帮助职业院校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联盟,能够最大程度展现平台中精英企业的教育平台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广大农业专业学生供应现代农业信息、人才信息、优惠策略等,为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供应了最佳的教育环境。
2.4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创业项目
现如今,各种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行业协会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选拔和指派优秀教师,对学生参与项目进行充分指导。从项目的选择,到项目的设计,再到项目的改进,都要最大程度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农村振兴战略中保障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有效措施

下一篇: 农村振兴战略中保障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有效措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