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受到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同时,也在不断继承前人智慧结晶和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不断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活动,亟需在继承前人科学生态思想、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应对当前生态危机与挑战中不断转型升级。
(一)历史逻辑: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积淀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转向的思想基础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和基础。面对近来来势汹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应该重新审慎思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国古代先贤、马克思主义先驱和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和追求,都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转向有积极借鉴意义。
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高校作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践行好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
第二,马克思主义先驱深刻揭露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洞察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指出人类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若善待自然,自然就会馈赠人类,人类与自然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也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马克思主义先驱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知,为高校有效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