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乡村治理改革——将“人治”扩大到“礼治”
 
更新日期:2020-09-25   来源:   浏览次数:2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数万万群众雪亮的眼睛监视着各个角落。疫情爆发期间,网络舆情的监督力量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发超话、刷热搜,各地的乡村治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数万万群众雪亮的眼睛监视着各个角落。疫情爆发期间,网络舆情的监督力量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发超话、刷热搜,各地的乡村治理水平一经披露,高下立判。可以说,这场疫情,就是乡村治理能力的比赛。
(一)我国农村特征决定治理的核心
我国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农村人平时打交道的,都是些生而与俱的人。按照费孝通的判断,农村社会是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而非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村里的人先是亲近自己的家人,然后是远一点的亲戚,再是其他村民。这就是费老提出的“差序格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荡出去。既不过分自私,也不过分慷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不是“兼爱”“非攻”。
农村很传统。传统的效力在农村要比在城里强得多。这一点在福建、广东一带尤甚。大规模宗教或民俗活动之所以难以在特殊时期取消,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由来已久,如期举办符合民众期待,另一方面是民众相信他们是受庇护的,只要虔诚供奉,就能免受病毒侵袭。
在农村,因为社会性质、差序格局以及传统的效力,德治和人治永远占据治理的核心地位。正如《乡土中国》所述,农村很多事情不需要按照法律的流程来约定,因为农村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二)人依“礼”而治的必要性
家族或村里年长、有威望的人,常常被邀请做见证人,以避免未来出现纠纷时说不清、道不明。老者、乡贤和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仅出于人们对他们的信任,也因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人论思想。
这些规矩组合在一起,就是孔圣人口中的“礼”。费老说过,“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也是行为经济学中所说的社会范式。社会范式既包括约定俗成,也包括国家、政府所制定的规范,利用社会范式进行乡村治理,符合我国强调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针。
(三)“礼”需要不断纠正和更新
“礼”中其实也不乏错误的、过时的规定。挖土封路,起初广受好评,各地纷纷效仿;渐渐地有声音质疑村干部是否有自行封村封路的权利、是否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政。甚至有民间执法队伍暴力执法,对没有口罩的老人拳打脚踢、恶语相向。在东部发达省份,村里选干部,往往会选择有能力、会赚钱,可以带领全村一起致富的,其次才是考虑亲属关系、发红包等“微贿选”因素。所以现在当村支书的,很多都是老板。这个群体能够调动各方资源,也有财力实现村集体发展目标,但也更有机会接触寻租行为,例如外包土地给污染企业、贱卖土地中饱私囊等。这种人治完全站在了法治的对立面上,即有权有势的人按照自己的喜恶来进行价值评判并实施奖罚。
随着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农民对“礼”的认可度也发生了变化。究其根本,是产业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人口流动所造成的。例如互利互惠,以前农村里谁家起房子,一呼百应,都来帮忙,因为谁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农村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后,老板雇农民料理田地,120块一天;上你家盖房子,三天就损失360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给工钱就是理所应当,互利互惠变得不可思议。因为求学、工作等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深受城市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农村其他人的思想。
(四)“助推”助力乡村治理改革
摈弃社会范式中的糟粕,重建优良传统,需要从村民的心理出发,寻求有效的乡村治理手段。这种手段就叫做nudge。Nudge被翻译为“助推”,它是一种温和地、非强制地影响人们选择的手段,一般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例如,告知村民,“城里人都不随地吐痰”、“全村人都戴口罩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乡村治理改革——将“人治”扩大到“礼治”

下一篇: 乡村治理改革——将“人治”扩大到“礼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