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甘肃藏区诸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
 
更新日期:2020-09-30   来源:   浏览次数:35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语言状况语言是考量不同民族间关系的重要指标。语言不通,会直接影响到不同民族间交往交流的机会和频率;而语言互通,是各民族间展开交往交流、

 
 (一)语言状况
语言是考量不同民族间关系的重要指标。语言不通,会直接影响到不同民族间交往交流的机会和频率;而语言互通,是各民族间展开交往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的前提。有关不同人群对不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当前没有可靠的大规模数据做支撑,本节使用的主要材料是访谈材料和人口学相关研究成果。从甘肃藏区民族人口构成情况不难发现,甘南州和天祝县的民族成分都很多元,但是从人口数量上来讲,都是汉、藏两族人口占了绝大多数,两民族的交往频率也比较高。虽然多元民族成分提供了多种语言并存于甘肃藏区的可能,但在日常交流方面,使用比较广泛的语言为汉语和藏语。下面我们就从每种语言的使用群体以及语言掌握使用的范围、场合、学习途径及对它的态度等方面对甘肃藏区诸民族间关系的语言侧面做一个基本的分析。
1、汉语
汉语是当前甘肃藏区各民族掌握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可以说,汉语作为通用语言,对不同民族,尤其是不同语言民族间的交流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开放性越来越大,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越来越深入,汉语的使用场合和范围越来越广。就当地使用汉语的类别,又可细分为普通话和当地汉语方言。
(1)普通话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同样是甘肃藏区的官方语言之一。普通话在甘肃藏区掌握的范围很广,但使用的频率并不高,除较为偏远的牧区外,当地大部分人都能听懂,但在沟通交流中说的不多。
当地人接触普通话的途径有限:一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中的汉语节目自觉习得;二是通过学校的学习习得。在民间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很少,主要集中在与不同民族的经济交往、与政府沟通等相对正式的场合。按区域划分,城市对普通话的掌握和使用范围最广,但依旧有限,城镇次之,乡村使用频率最低。按年龄划分,青年人,尤其是有外出打工经验或上学经验的青年人是使用普通话的主体,中老年人使用较少。在甘南夏河做调研时,遇到当地做客运生意的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人,没有学习过汉文,一个汉字都不认识,但他却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据他讲,前些年他曾在重庆打过几年工,期间学会了普通话和别人交流。在外读书的学生,遇到其他民族或外地人,许多情况下也会通过普通话进行交流。
大多时候,在甘南藏区,尤其是城镇和乡村的沟通交流中,汉语方言成为了当地的“普通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地人对普通话的排斥,大部分当地的农牧民对普通话的使用还是持积极态度,“普遍认为不学习汉文是没有前途的,学习汉语、汉文应该从娃娃抓起,无论考上考不上大学,都要学习汉语”。
(2)当地汉语方言
当地汉语方言,一般多是周边地区的汉语方言,是甘肃藏区人口掌握和使用最广的语言。甘南地方一般多采用临夏话交流,天祝县则主要使用天祝话,但都属汉语西北方言。
当地汉语方言作为一定地域内的通用语言,能够满足不同民族间交往交流的需要。首先,各地藏语发音的差异性为当地汉语方言在甘肃藏区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条件。甘肃藏区藏语虽都地处安多藏语区,但其内部各地区藏语形成了各自的方言系统,发音上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甘南藏语和天祝藏语有明显区别,甚至甘南各县乡之间也有差别。JBJB是夏河的藏族人,他曾向笔者表达过藏语方言差异给他带来的困惑:之前和一位同学一起去迭部做关于藏语言的调研,到了那里发现,虽然都是藏族,但迭部的藏语和夏河的藏语一点都不一样,互相听不懂,用夏河藏语和他们根本交流不了。
迭部人到了夏河也不得不通过汉语和当地藏民进行交流, 2019年7月笔者在夏河阿木去乎调研时曾和两个迭部人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在跟当地藏民交谈时,从头到尾都是使用普通话或是当地汉语方言。其次,当地方言的广泛使用是不同民族交流交往的结果。以甘南州为例,甘南地方一般多采用临夏话交流。临夏是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人口聚居区,但回族没有本民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汉语方言。由于临夏与甘南州接壤,是甘南前往兰州的必经之地;加之临夏、甘南历史上交流频繁,清代甘南还曾是河州府(临夏旧称)的管辖范围,所以,临夏汉语方言自然就成立当地的主要交流语言。此外,临夏传统上也是甘南州皮毛、牲畜等物资输入输出的重要一站,许多临夏回族人很早就到甘南做生意,并长期在甘南藏区行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临夏汉语方言在甘南的广泛运用。在语言传播上,甘南汉语方言的大范围传播使用,是甘南社会本身对贸易交换等的内在需求促使的;天祝县汉语方言的大范围传播使用具有和甘南同样的特点,但不能忽视的是,天祝县超当地总人口半数的汉族人口,也有力促进了当地汉语方言的使用和传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甘肃藏区诸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

下一篇: 甘肃藏区诸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