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
 
更新日期:2020-10-14   来源:   浏览次数:1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三大模块的内容构成基于爱国主义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依据和维度,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大致可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大课程模块。爱国主

 
 (一)三大模块的内容构成
基于爱国主义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依据和维度,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大致可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大课程模块。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的确定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起来。首先,中华文明相关的知识类课程模块包括:本国、本地区、本民族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知识、其它民族、其它国家和地区文明知识,诸如政治、经济、历史、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中国文明课程群、世界文明课程群、世界文明中的中国课程群、全球社会中的中国问题研究类课程、国际性和全球化问题课程、思政系列课程等课程主题来实现。其次:母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相关课程模块可以包括母语课程和历史文化类课程、跨文化交际有关理论知识以及跨文化培训类课程内容,以及跨文化学习、实习等经验型学习内容。大学语文等汉语文化类课程、跨文化能力类课程、有思政元素的通识课程可以纳入该能力模块的内容设计之中。另外,要设计理性的民族主义爱国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关课程模块,既需要设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及情感认同的学习活动内容,也需要纳入能够增进跨文化行动能力的海外学习和实习项目课程,以及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的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内容。诸如社区服务项目、跨国公司实习、海外学习项目可以作为有效的通识课程主题都可以纳入情感模块的内容结构设计过程之中来进行考虑。
具体而言,面向爱国主义知识、能力和情感培养的课程模块包含若干课程群,每个课程群下设多门不同主题课程,这些具体课程虽然分属不同的课程群和课程领域,每一门具体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保持具体学科知识的独立性、完整性,又将爱国主义通识教育认知、情感和行为目标渗透到课程内容中,这体现了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的“综合性”特点。比如:关于全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地球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间相关性方面的知识既要选择针对性的思政理论、国情课等爱国主义通识课程,也要运用“融入法”开发其他通识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对现有的通识课程采取增加爱国主义素养培养相关的知识点、案例等途径优化现有通识课程内容,从而建构相对比较完整的爱国主义通识课程内容体系。
(二)模块内容的维度分析

基于上一节对通识课程内容的构成分析,可以发现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虽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基本上可分为面向爱国主义知识、能力、情感培养的正式通识课程和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四个维度框定了课程内容架构。
首先,从爱国主义知识的维度来看,面向爱国主义知识培养的通识课程模块包括古代及近现代中华文明课程、国情教育课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三大课程群。这一课程模块旨在通过经典阅读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方式,让学生从文学、历史、经济、社会、政治等不同维度把握中外文明传统文化知识,并聚焦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等全球化问题以及中国城镇化建设等社会热点,设计系列“全球化问题课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问题研究课程”,从而培养学生从比较和全球化的视角审视中国问题的习惯,并形成中华历史文化、全球化社会中的中国问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要让学生全面认知中国,不仅包括祖国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还应包含祖国的地理知识、人文特征、外交关系,并要特别认知祖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制度等政治问题。为大学生提供线上和线下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从而让他们能对祖国各维度知识追根溯源,深化对祖国的认知。
其次,从爱国主义能力的维度看,爱国主义者必具备熟练使用汉语的沟通以及思维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外语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从而能与不同族群的人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和传播,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养成理性的爱国观,避免陷入极端民族主义的窠臼;另外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需要达成专业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方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将爱国主义付诸行动,这些是大学生专才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不展开探讨。
其次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维度看,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应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公民道德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三大课程群,旨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相关通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问题,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正义、平等、和平等普遍的人类价值观,从而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具备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的理性爱国主义者。
再次,非正式通识课程模块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模块实际上是隐性的通识课程,指的是那些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下开展的各类活动课程和学习经验,大体上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服务学习课程群”。这一部分课程主要采用课程作业或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与正式通识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让学生参加环保、社区义工、志愿服务等爱国主义主题的社会服务活动,或参加关爱弱势群体的义工或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社会服务的意识、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行为能力;第二部分是爱国主义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对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结合各自校情,利用国庆节、春节等节庆活动、依托校外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学校宣传栏、电子屏、校园电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和线下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爱国主义的校风、学风,在潜移默化中来涵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

下一篇: 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