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是企业的财富,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完善或建设数据共享库,打破部门墙,减少“信息孤岛”
大数据使让政府、企业意识到数据不仅是资源更是财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实现数据的“增值”,企业应该首先注重提升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构建和完善内部共享数据库。对于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共享数据库,则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打破部门壁垒,推进信息共享与联动,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推动企业内“大统计”体系的建立。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已有数据来源,尽力囊括企业生产链各个环节的数据,便于数据融合整合,对数据实现更为准确的监测、分析、预测和验证,提升高管理者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三是在保证单位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尽量扩大员工数据使用权限,使数据渠道多样化、增加数据的利用效率和频次,发挥共享数据的最大效能。
2人才建设是根本,培养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人才,才能更高效助力数据资源利用
企业内共享数据库的建立,数据量将会成倍增加,数据处理所需的技术将会 更为复杂、更为专业化,对数据处理的软硬件及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现有统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积极增强现有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可通过招聘,吸收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相关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对现有人员队伍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在岗和专项培训,设立奖励制度,对积极转型和创新的员工进行激励,这不仅增强了企业内部造血能力,也是能节约企业内部资源。
3.人人皆数据源,培养员工数据共享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数据共享文化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数据源,人人都是数据提供者。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培养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树立良好企业文化,深入贯彻企业文化到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还能减少企业管理成本。培养好企业员工数据共享意识,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精力,这些统计专业人员就能够在统计创新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进一步赋能企业统计机制高效发展。
4发挥共享数据的最大效能,制度的完善是基本保障,顶层设计是核心。
目前,大多企业已经具备统计制度,但是随着大数据来临,现有制度已不能够应对现在或将来统计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挑战,因此完善现行制度势在必行。大数据为统计工作带带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数据冗余、标准化、共享安全保密等问题。
大数据特征之一是容量大,数据输入源广泛,势必造成了数据的冗余。如何减少数据的冗余,也是当今大数据技术领域一大研究课题,因此需要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借鉴他人经验,总结内部经验,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在企业内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只是将各部门子数据库相加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建立企业大数据库,必须在制度上统一各项基础数据的录入和计算口径,规范化操作流程,限定数据录入、检索、读取、使用权限。企业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应引进国家通用标准,便于日后企业内部数据库与国家大数据工程进行融合。
共享势必有安全保密的隐患,企业统计数据共享不能以忽视保密工作为价,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 因此,企业应加强共享安全保密顶层规划和设计,制定相关保密制度,不断更新与完善数据统计工作机制,发展安全保密防护关键技术研究,从根本上提升数据共享安全保密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