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政府英文门户网站(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英文网等)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外商、游客以及其他对内蒙古感兴趣的人。英文网站的内容主要是由编辑编译或翻译相关中文网站的文本资料。编译即结合编辑和翻译的方法,是按照既定的编辑方针,把用一种语言写成的新闻等资料处理成用另一种语言写的新闻等资料。英文门户网站要根据地方政府的外宣要求和宣传重点来选择稿件。网站希望通过介绍内蒙古的文化、景点、产业等宣传当地的社会人文和投资环境,从而让外国读者理解内蒙古文化,吸引外国游客和投资者前来旅游、投资,并促进内蒙古对外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研究发现,内蒙古英文门户网站内容传播中的难点之一是对内蒙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所谓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廖七一 2002:232)。内蒙古文化负载词反映了内蒙古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风俗、生活方式和悠久的历史。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在不断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表达。目前对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存在多种翻译方式,究其原因是内蒙古文化多样性,而且相关特色内容翻译没有统一规范。一些文化负载词是根据少数民族语言音译成汉语,如蒙古语音译成汉语,再由汉语译为英语,所以在英译时难免会导致一些文化因素缺失。翻译内蒙古文化负载词时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不容易。
研究发现,根据这些要求和目标,以及内蒙古文化负载词的特点,相关英文网站在编译内容时一般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综合各种翻译方法,如增译;许多蒙古族文化负载词采用“直译(音译)+注解”或“直译+意译”或 “释译”的方法,一般采用同义词或语义相近的词解释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实质,力求让外国读者了解所介绍的内蒙古的文化,比如 “搏克”译为“Boke, Mongolian wrestling”(innermongolia.chinadaily.com)、“敖包祭祀”译为“Aobao worship ceremony”,这样翻译表现少数民族词汇意义而不局限于其语言形式,在译文中将原语词汇隐含的意思表达出来,既尊重并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又方便外国读者理解,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