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现代学徒制《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更新日期:2020-11-09   来源:   浏览次数:15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即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知识点岗位化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确定专业的人才规格,与企业专家

 
 (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即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知识点岗位化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确定专业的人才规格,与企业专家共同对石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遴选课程内容,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专业培养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对接岗位生产实践,执行校企合作三对接。利用企业办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有实战动手机会 。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依据石油加工的特点,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石油加工的几种技术,分别是几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是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制定,并实施项目。同时为保证学生下车间实践时间,基本知识点的教授方法主要学生自主网络线上学习、课堂精讲巩固和主题讨论为主。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上课地点可以随时在教室和车间转换,上课老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交替完成。同样以常减压蒸馏技术为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先由学生线上学习任务一中的油品的基础知识,查阅现代国六汽柴油标准、学校老师重点讲解原油的特点,原油的组成及现在国六汽柴油质量标准与国五标准的差别之处,学生讨论各国原油的组成差别之处及不同原油在常减压蒸馏的技术指标相同与否。接着学生进炼油厂油品处,由车间师傅带领学生观察不同油品的色泽、黏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并学会分析不同原油的成分分析表及油品的计量工作及储存和输送到下个车间注意的事项。对于任务二的教学,学生先自主学习现有的原油脱水-脱盐的新技术,教师重点讲解电脱盐技术的原理、流程及技术指标。学生下车间到电脱盐岗位,师傅带领学生学习实际岗位操作技术。任务三和四的学习,先由学生线上学习常减压装置操作规程,教师课堂重点讲解常减压蒸馏的主要设备作用,工艺流程及操作因素分析。接着学生到车间现场学习加热炉岗位、精馏岗位、蒸汽喷射器岗位学习各岗位外操岗位日常交接班及日常巡检的工作内容,接着学生进中控室学习各岗位主操员日常操作,和师傅一起讨论指标波动的调节方法。
由于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特点,正常生产时候很少进行控制和调节,学生无法动手实践,主要以观察和提问方式进行来学习。所以最后学生要回到学校仿真实训机房进行常减压开车、停车、事故处理仿真练习,这样既巩固课堂和车间所学知识,又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项目实施整个过程减少学生在教室学习理论的时间,增加学生下车间和师傅学习实践的时间及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成本核算等综合能力。学生通过下企业学习不仅体验了企业文化,而且提前学习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总之,使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改革还处在试行和探索阶段,我们要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而继续努力奋斗。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标准化
教学评价方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实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课程考核方面,采取“理论考试、仿真考试、实训操作考试和企业技能操作考核”组成。具体评价方法应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应用,如观察、口试、提问、答辩、笔试或实践操作等。学校和企业要成立学生、专任教师、企业师傅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对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等形成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课程评价上也要改革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习效果,并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改进学习,有效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现代学徒制《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 基于现代学徒制《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