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更新日期:2020-11-20   来源:   浏览次数:1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区块链在支付领域应用目前我国的支付体系无论是国内支付还是跨境支付,都必须通过中心支付机构。例如一笔贸易款项的收付流程,需要通过贸易双方

 
 (一)区块链在支付领域应用
目前我国的支付体系无论是国内支付还是跨境支付,都必须通过中心支付机构。例如一笔贸易款项的收付流程,需要通过贸易双方的银行账户,贸易双方的银行代理机构以及国际清算组织等多个机构,手续繁杂冗长,到账的时间较长,且人力和服务器的维护成本较高;如果结算过程中涉及其他机构,则结算手续也较为复杂。
利用区块链技术具备弱中心化的特征构建的支付结算模式是交易双方不需要任何中介机构的参与,可以直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价值输送。这种支付结算模式一方面减化繁杂的业务手续,提升了结算效率;另一方面交易记录可以追踪,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这种分布式记账的特征可以保障各方交易行为的透明性和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即使系统中出现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的故障,整体系统也可以继续运行。目前国内外许多银行机构都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支付结算体系中,完成跨境支付与清算。招商银行早在2017年便尝试将区块链技术与跨境直联清算业务相结合,并且成功运用于实践之中。或许在不久之后,区块链技术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成本更低等优势取代传统的支付结算模式,成为主流结算模式。
(二)区块链在信贷领域的应用
信贷业务是银行业最传统的资产业务,更是商业银行获得盈利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来的存款以及自由资产,放款给信用合格的客户,在贷款其结束后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后即为银行所获收益。当今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冲击,赢利空间缩小,还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不良贷款规模增加以及信贷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文问题。
若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信贷业务中,则有利于改善信贷业务当前面临的不足之处。出现不良贷款以及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商业银行和客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在放款给客户后银行很难进行资金利用方面的监管而且成本较高。而区块链技术具备智能合约的特征,可以自动完成贷款业务的全部程序,很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工审核,同时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也增加了审核的公信力。由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和信息透明等优势,极大的减少了信贷业务手续流程,并且数据的分布式储存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应对能力。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也会因大量的数据积累不断提高对客户信息精确度,逐步扩大对众多中小客户的信贷业务,进一步改善信贷结构,从而实现赢利水平的提高。
(三)区块链在征信体系中的应用
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需要信用体系作为支撑,而征信则是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商业银行的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征信工作还不健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采集数据渠道较少、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不当等问题。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征信主要依靠中央银行的信用体系,而我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全国人口的信用数据覆盖率不到30%,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要为客户提供精确、个性化的服务实则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新的征信体系,开展征信工作可以解决传统的信用体系中的不足,极大的提高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效率。区块链能够通过交易的时间顺序把大量的数据链式储存起来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在对客户进行征信时,可以通过链式的数据结构对客户的历史信息进行追溯,利用这些数据查看客户的信用水平和经济能力进行信用评级,然后制定客户的专属合约。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下一篇: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