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佛经翻译的源起及历史跨度
 
更新日期:2020-11-24   来源:   浏览次数:4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自公元148年起西域高僧安世高翻译了三十余部佛经,为中国的佛典翻译和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通过陆续的大规模的翻译,佛教稳

 
 自公元 148 年起西域高僧安世高翻译了三十余部佛经,为中国的佛典翻译和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通过陆续的大规模的翻译,佛教稳步进入华夏大地。在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佛经翻译高潮迭起,经久不衰,于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古代中国受到广泛的欢迎,佛经的翻译也受到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们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时期。
安息人安世高在东汉桓帝时期翻译的《明度五十校计经》, 同时期的月支人支娄迦谶也在洛阳翻译佛经。支谶与弟子支亮及支亮的弟子支谦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现今中国翻译界有关“直译和意译”之争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此时期翻译的佛经不易看懂,原因在于其基本上是字对字直译。直到西晋时期著名翻译家竺法护翻译的佛经才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
东晋时期,朝廷在道安的倡议下开始设置译场,进行较大规模系统性的佛经翻译。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和“三不易”,对后世的翻译研究影响很大。由于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研究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指陈以前直译方法的弊端,提出意译的翻译方法,纠正了过去音译存在的缺点。其译文神情并举、都是上乘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
到了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学者真谛来到中国翻译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的繁盛时期。 隋代彦琮翻译了二十三部一百多卷佛经,并著有《辨正论》,提出了译才“八备”,对今天的译者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彦琮之后,中国古代翻译界出现了另外一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玄奘。 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并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在世界翻译史上也是一件罕事。特别是很多翻译家都直接参与翻译实践,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翻译理论。 《法句经序》中的“文质之争”,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彦琮的译才“八备”,玄奘的“五不翻”、“求真”、“喻俗”等,这些翻译理论形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佛经翻译的源起及历史跨度

下一篇: 佛经翻译的源起及历史跨度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