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行业勘察设计院组织演变回顾
我国交通行业勘察设计院属于骨干企业,其组织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1)单一业务发展阶段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勘察设计院属于计划经济下国营机构,生产组织参照前苏联的行业管理模式,仅从事勘察设计业务。
(2)扩展及扩散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勘察设计院属于商品经济下国有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但计划属性仍很突出。业务数量扩大以及地域扩散发展。
(3)一体化发展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10年,勘察设计院属于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按市场化运作。组织模式以专业大而全的综合处模式或专业处模式运作。勘察设计院处于纵向一体化战略发展阶段。
(4)多元化发展阶段
2010年至今,勘察设计院属于市场经济下国有全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呈现多样化特点:既有职能化运作,也有专业化设计组织,还有按照业务类型或行业特点设立的二级法人公司或类事业部性质的组织等。企业处于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
现阶段交通行业勘察设计院以职能制模式(或直线职能制)为主,类事业部或子公司为辅;层级较多,分层管理明显; “大企业病”凸显,组织弹性不足。
(二)交通行业勘察设计院组织模式特点及弊端
1.当前组织模式特点
(1)固态模式为主+动态模式为辅
勘察设计院运营管理、专业化或综合化设计组织的固态组织模式和项目化、临时性的动态组织模式相结合的形式组织经营及生产,以固态组织为主。
(2)分公司、子公司、“类事业部”模式
属地化设计分院(分公司)、独立发展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和混合所有制的子公司,以及行业发展类、专项业务类的“类事业部”模式并存形式。分公司、子公司、“类事业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组织模式弊端分析
交通行业勘察设计院在传统的组织模式下存在如下弊端:
(1)固态组织和动态组织间的互动难度逐步加大,抑制了设计师的原创动力、中层管理者的能动性,同样也抑制了企业组织变革进程;
(2)相当多的设计院成立的“事业部”仅顶着事业部的名义(前文中的“类事业部”),并未赋予其独立经营权、生产组织权、利润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