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几年计科专业大三、大四学生的反馈得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完Java之后并不知道未来要用在哪里能做些什么,更不用说如何使用该语言去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这些反馈确确实实发人深省,值得之前这门课的授课老师还有目前作为这门课授课老师的我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还有接下来究竟该如何上好这门这么重要的课程。
经过不断总结得出该课程目前在教学中存在以下现状:
(一) 授课方式存在弊端
《Java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的,即在多媒体教室“满堂灌”的集中上大课的形式,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理论内容,学生一直盯着大屏幕看,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大多数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而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繁多、语法要求又比较高,再加上如果师生间的互动又少,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一会儿就开始溜号了,而且这样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久而久之学生们学习本课程兴趣一点都没有了。
其次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方式如果不改变,那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只能停留在对知识点理解的层面,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很难得到提高。本课程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的16学时被设置在该课程整体执行的后期,长时间间隔严重制约了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进度,老师在理论课上所讲的知识,学生不能随后进行上机调试练习,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等到实验课的时候早就忘记了几个星期以前的知识点,在实验课上根本就是无从下手。对于老师来说如果期待所有学生课后可以自觉练习那的确是不可能的,近两年教学经历告诉我,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会自觉练习,大部分仍然是被动的,只有老师布置作业,学生们才有可能去上机练习,剩下的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差,只能靠复制拷贝其他同学的作业完成老师的要求,长此以往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加不理想。
最后,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只是单一的听老师讲,单一地抱着课本看,而不是亲自上机编写代码,不用Java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永远都学不会编程。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点,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由此看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动手编写代码。
(二) 学生缺乏对课程体系必要的认识
《Java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目前主要涉及Java基础语法、Java核心类库、在Java SE平台开发的技术,这些内容是整个Java课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按照课本章节的顺序授课,让学生完成一些课后的练习题目,学生缺乏对课程体系的必要认识,最终导致课程结束后,学生仍然不知道Java语言程序设计在实际的综合项目中如何应用,更体会不到该课程的真正应用价值 。
(三)课程标准不清晰
《Java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要熟练掌握 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Jav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但是目前Java 语言课程的课程目标同很多课程一样不清晰,分配课时不明确,依据按照老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讲解的知识都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很少与实际项目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培养与企业要求有很大差距。
(四)考核方式存在弊端
我院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大多数高校对 Java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相似,即期末统一闭卷笔试考试和平时出勤考核两部分。一张试卷就决定了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并且考试内容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学生上机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的能力无法给出合理的评价。学生只是在期末考试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所以就很难培养永久学习的意识和钻研精神,再者很多学生基础不好,尤其像我们这类独立院校,会学习又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不多,所以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给予学生引导,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更加不会去探索新的知识,而且会影响到整个专业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