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必要性
 
更新日期:2020-12-07   来源:   浏览次数:19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周光礼先生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特色就是质量,如果不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如在加强高等教育与工作实践联系方面发挥优势等,非全日制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周光礼先生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特色就是质量,如果不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如在加强高等教育与工作实践联系方面发挥优势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没有未来。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与工作实践脱节,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本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是必要的。
1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要素、创新第一驱动力,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创新。然而,创新能力通常受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水平、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研发经验、创新精神、经济实力等基本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应单单是依靠实践教学环节,而应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贯穿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始终。有大量数据分析表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只在实验室中完成一定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直接参与到生产流水线中,结合企业已有的生产设备,勇于发现不足,将可能存在的不足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探索创新,使其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2. 培养研究生工程能力的需要
满足企业需要、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型硕士培养应该是现有教育模式首要目标。目前研究生就业日益多元化,这就更加注重研究生知识整合、资源管理、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动手实践等可迁移性技能的培养。而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创新性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只是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没有真正意义上参与到生产工作中,缺乏对产业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对企业知识与技术需求不够了解,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打破以往在实验室实验与实际生产实践相隔离的屏障,拓展学习研究空间,在实践中激发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工程能力的得以提升。

3缓解研究生经济和就业压力的途径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包括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使得研究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竞争与压力,加上研究生年龄上已经成人,考虑经济、就业等问题较多,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放弃深造机会。自扩招之后,研究生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市场提供的职位有限,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不再将学历作为唯一标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重视,特别是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不仅为研究生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渠道,而且拓展两级培养单位(学校和学院)、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提供经费渠道,减轻非全日制无收入研究生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包袱,同时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以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为重点,以横、纵向科研项目为媒介,使非全日制研究生长期进行科研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工程能力得以提升,为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必要性

下一篇: 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必要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