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分,其中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它强调思维单位要有观点、有理由、有证据,在对一件事物进行全面了解时要从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 、怎么样(How)三个方面展开,同时过程中必须把握三个特征(①概念特征。包括内涵和外延;②判断特征。必须对事物做断定并有真假结论;③推理特征。呈现“必然性推理”或“或然性推理”过程)和四种思维方法(①分析与综合。分析指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若干部分或因素分别加以考察;综合指在思维中把对象若干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②分类与比较。分类指根据事物共同性或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一类、不同属性的归不同类;比较指对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比较以更好认识本质。分类是比较的后继过程。③归纳与演绎。归纳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或然性;演绎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前提与结论的联系具必然性。④抽象与概括。抽象是运用思维力量从对象中抽取本质属性,概括是从单独对象的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全体),而掌握特征和运用思维方法的程度,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的本质是结构化思维能力。结构化思维能力是指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分析问题结构化、解决问题结构化和表达结果结构化,首选思维工具是金字塔原理,遵循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基本原则。结论先行指在金字塔顶端就先给出具体结论进行聚焦,让人作直接判断而不必逐个推理分析其后的信息,提高认知效率;以上统下指在金字塔纵向结构中,上层必须是下层的核心观点或结论,下层的观点必须支持上层;归纳分组指根据信息的共同属性分组,比如性质、功能、层次、对象等;逻辑递进指各要素排列应当遵循的逻辑顺序,比如自然认知顺序、重要性顺序、事物流程顺序或“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提出问题-找到原因-解决方案”演绎顺序等。
结构化逻辑思维要求面对问题必须要有逻辑地找出问题的关键,通过演绎推理得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制定行动步骤——这正是我们路径设计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