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
 
更新日期:2020-12-11   来源:   浏览次数:1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受限1.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较大且资本补充工具有限,信贷扩张能力受限。今年一季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银行

 
 (一)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受限
1.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较大且资本补充工具有限,信贷扩张能力受限。今年一季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产充足率分别为16.14%、13.44%、14.44%、12.65%、12.81%,均高于《巴塞尔协议Ⅲ》要求。但是,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冲击,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贷款不良率可能普遍上升,再叠加银行表外资产回表,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估算我国银行资本缺口达1.6万亿元,其中中小银行资本缺口约1万亿元。如对照TLAC 监管标准,到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系统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应达到19.5%-23.5%,2028年应达到21.5%-25.5%,资金补充压力更大。在中小银行资本金压力加大的同时,资本补充工具却非常有限。目前,IPO、定增、可转债,优先股等外源式资本补充工具主要面向大型上市银行,永续债成为中小银行主要的外源式资本补充工具。但永续债发行也有较高的门槛,多数中小银行不具备发行条件。中小银行缺少补充资本金工具,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将直接消耗资本金,放贷能力收缩。
2.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偏高,不利于商业银行内源式补充资本金,信贷扩张能力受限。按相关规定,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要求≥120%-150%,其中对中小银行阶段性下调至≥100%-130%,但没有对拨备覆盖率设定上限。2020年第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1.7%、199.89%和183.2%,个别银行高达500%以上。在拨备覆盖率没有上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加大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保有比监管要求更高的拨备覆盖率,虽然有利于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投融资成本,但客观上隐藏了利润,不利于银行通过内源式方式补充资本金,制约了信贷扩张。
3.同业负债加大了流动性合规压力,进一步抑制中小银行放贷能力。同业负债是中小银行赖以扩大信贷规模的重要支撑。强化对同业负债的监管,有利于防止“同业乱象”。但按相关规定,同业负债的流动性折算率明显低于存款和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同业负债不得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减少了中小银行可贷资金,加大了资产合规压力,制约了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放贷能力也相应受限。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