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当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建议
 
更新日期:2020-12-11   来源:   浏览次数:1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完善金融监管规则,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一是丰富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提高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并适度

 
 (一)完善金融监管规则,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
一是丰富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提高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并适度向中小银行倾斜。改善市场预期,合理降低中小银行部分资本补充工具的风险溢价。扩大央行票据互换操作范围,将更多的资本补充工具纳入其中。二是引导合理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合理设置贷款拨备覆盖率上限,在督促商业银行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和核销的同时,合理计提减值准备,提高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三是完善同业负债监管。要在防止资金“空转”套利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同业负债的资金流动性匹配率,适当提高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规定,减轻合规压力。四是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贷款额度上限,降低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占用的风险资本。
(二)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增强放贷意愿和效率。
一是完善金融机构激励考核机制。在宏观审慎评估和微观审慎监管中,进一步提高中小微贷款占比、利率、担保费率、信用贷款、风险防控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引导商业银行完善考核机制。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考核评价工作。二是完善落实尽职免责规定。引入底线管理方式,设立内部问责申诉通道,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经办人员未触犯信贷制度中禁止类规定的,按规定免除相关责任,增强基层机构和职员的放贷意愿。三是提高贷款审批和使用效率。通过窗口指导、监管约谈、监管通报等形式,指导商业银行压缩不必要的融资增信环节,下放中长期项目贷款评估权限,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审批效率。设置跨银行资金流向监控追踪体系,加强贷款延伸监管,确保贷款按申请用途使用。
(三)引导各方向中小微企业让利,降低贷款综合成本。
一是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强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进一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再贷款、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性利率,将更多中小银行纳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再贷款、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交易对手方范围,降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金成本。二是引导鼓励商业银行降息。鼓励大型商业银行主动降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指导使用支小再贷款、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低成本的中小银行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在保持总体不良率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措施,完善内部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长效激励机制。三是发挥好财政货币政策风险的贷款补偿作用。落实好贷款本金损失补偿、财政贴息及保费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直接惠及实体经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 当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