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后脱贫攻坚时期防止返贫的实践路径
 
更新日期:2020-12-14   来源:   浏览次数:2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制度供给与实践需求在构建长效反贫机制中形成合力第一,要对贫困治理有正确认识,树立长期奋斗的观念,坚持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时刻紧盯实践需求

 
 (一)制度供给与实践需求在构建长效反贫机制中形成合力
第一,要对贫困治理有正确认识,树立长期奋斗的观念,坚持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时刻紧盯实践需求,合理调整政策规划。对于脱贫过程中出现的松散懈怠情绪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精神上的关怀,对于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做法要运用问责手段坚决遏制。在政策制定中充分听取包含贫困群体在内的相关利益者意见,将其身份角色由“旁观者”转换为“参与者”,尊重贫困群体的知情权、表达权,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第二,制度供给既要立足长远规划,又要考虑实践需求。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减贫举措要兼顾兜底保障和开发式扶贫两个方面,主要是织密社会保障这张网,保证脱贫人口不返贫。同时要从长远考虑,将实现脱贫攻坚纳入到实现乡村振兴的大目标中,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和完善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补齐贫困治理短板。第三,从制度层面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精准举措,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性。根据一些西方国家的反贫困经验表明,贫富差距的拉大会加剧贫困,穷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受益机会更加可能被剥夺,应在国家制度层面保护贫困群体享有发展机会,如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建立流动务工人员的异地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
(二)塑造农村脆弱群体的可持续性生计空间
第一,东西部协作扶贫加快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整体区域性发展。当年邓小平讲“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这是两个大局,先富群体和先富地区带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除了利用政策和市场等手段,也要重视利用道德手段,弘扬“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集体道德观。政府、市场、道德三者相互支撑,以道德正面激励作用弥补市场和政策手段的不足,才能使超常规举措形成合力达成脱贫攻坚目标。第二,构建返贫风险检测、防范和帮扶体系。针对不同类型脱贫人口返贫特征,剖析返贫风险传导机制,系统设计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多元主体风险预警机制,健全脱贫人口返贫动态风险防范体系。第三,重视教育。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使教育成为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改变命运的有力工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除组织乡村能人对贫困人口进行引导培训外,利用农村扶贫企业平台,对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改善其人力资本状况,将贫困人口转化为巨大的劳动力资源。
(三)将扶贫产业的市场优势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同富裕功能相结合
第一,必须将产业扶贫方式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以农户为参与主体和监督主体,参与扶贫企业和当地政府主要是前期对农户进行组织和引导,寻找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农户市场竞争意识,优化当地市场运行环境,最终目的是将产业引入变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契机,将农户变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第二,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产业扶贫双结合工作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势要依靠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头羊作用,扶贫产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依靠基层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扶贫效益的精准性和持续性。贫困人口与脆弱群体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充分参与扶贫产业的引入计划,在扶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起到上下协调作用,将巩固脱贫成果做为考核基层党组织的一项指标,目的是既保障扶贫产业与贫困农户之间的合理利益分配,又在扶贫事业中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第三,逐步完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市场营销、风险防控、农业保险等机制,探索多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一是个体贫困农户直接与扶贫企业相结合,政府以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扶贫企业担负应有社会责任,为贫困农户建立个人分红账户,贫困农户以现金、房舍、土地和人力资本入股,按其投资比例分红;二是扶贫企业+政府+贫困农户模式,主要是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与企业融资在当地建立扶贫产业,项目建成后,由企业租赁经营,每年支付租金,还本付息后的剩余金额,用于扶贫开发事业,贫困群众既成为企业的主要扶贫对象,又成为扶贫产业的重要用工来源。三是互联网+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主要是企业研究规划,做好广告宣传,瞄准销售市场,合作社带领贫困农户进行加工生产,通过互联网搭建平台打开市场销路,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后脱贫攻坚时期防止返贫的实践路径

下一篇: 后脱贫攻坚时期防止返贫的实践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