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推进本硕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对策
 
更新日期:2020-12-14   来源:   浏览次数:1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优化课程设置把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课程体系衔接起来,实现融合,合理设置交叉课程,避免相同部分内容多次无必要重复,节约资源精力,又能够达到课

 
 1. 优化课程设置
把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课程体系衔接起来,实现融合,合理设置交叉课程,避免相同部分内容多次无必要重复,节约资源精力,又能够达到课程内容承上启下的目的,既能满足本科阶段吸收知识需求也能满足研究生学术研究需要。同时还可设置跨学科课程,注重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保证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需求的理论知识前提下,也能够接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体系。目前安徽财经大学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在大一大二基础公共课程模块中增设计算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基础课程,在大三大四专业课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调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如互联网金融、智能会计、大数据税务管理、智慧外贸等,培养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开设前沿类的课程与学术讲座也很有必要,学生可自由选择学科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与讲座。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事学术研究,也能够提高学术文化素养,拓展学术视野,为培养高创新能力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 变革教学方式
对于本科阶段教学,可采取“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研究型教学方式为辅”的方法,在老师讲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实操课程,并在课后布置基础作业的同时,对课外文献阅读做出一定要求,使得学生能够与老师进行充分交流,并在各种实际案例与操作当中增进对课程知识体系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能够与研究生阶段更好地衔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在依靠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能力。
3. 分化培养过程
根据学生今后发展方向,从本科阶段起就应当有相应的培养方向。学生职场向培养无论在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都应给予更多的实操课程、案例情景教学与课外实践机会,学校可以按照社会效益、企业需求和人才效益共赢的原则,以产学研为导向,推动理论知识、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另外,本科阶段学生职场向培养可与研究生阶段培养方式对接,实行“双导师制”,聘请相关领域行业专家作为其校外指导老师,对其社会实践与发展方向、职业规划等做出指导。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推进本硕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对策

下一篇: 推进本硕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对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