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
 
更新日期:2020-12-14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拓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来源,降低建设成本实行开源节流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是基地建设的基础保障,建设资金的不足是导致实训设备不足,设备更新

 
 (一)拓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来源,降低建设成本实行开源节流
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是基地建设的基础保障,建设资金的不足是导致实训设备不足,设备更新不及时的主要原因。实训基地建设投资金额大、运营周期长,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融资渠道。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需积极的与政府、企业、行业紧密结合,拓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来源;在校企深度融合中,需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优先考虑企业所需,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企业可根据需求为学校贡献资金、捐赠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协同育人、提供科研项目等要素;学校可为企业贡献师资、技术研发、科研服务、培训服务等资源优势;形式上,创新产业学院、技术服务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合作形式;机制上,重点建立共同领导机制、师资互培机制、产学研创新机制、资源互。另一方面需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完善实训设备,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设备,降低建设成本。
(二)建设内容与产业接轨、有创新能示范、有特色有内涵
作为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其建设内容必须与产业接轨。建设本着“理念上超前于企业,标准上接轨于企业,设施上同步于企业、技能上适应于企业”的原则[8]。​按照现代高校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接计算机网络应用工程、数据中心、网络布线工程、智能化工程、移动互联、工业制造2025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实现“互联网+”,建设集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技能教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创客创新中心等于一体的高校现代化实训基地。
作为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其建设模式需创新。传统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大多是以购买实训设备为主,传统设备功能固话、种类繁多、校内实训成本高、消耗大、操作不可逆、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应宜采用校企联合开发方式,根据专业现状,结合社会需求,突出教育本位,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用项目贯穿式教学方法,加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职业化发展;从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都需要专业教师全程参与,融入企业项目经验和老师的研究成果,使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社会需求,专业建设更具特色。
作为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其建设结果必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一书中指出:“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将职业教育做成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高质量教学是基础,校企合作是形式,科学研究是提升,实训基地建设则是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和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需与教师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需立足技能创新和技术研发服务,这样建立出的实训基地才能真正的长效的运用,从而建设出高水平、辐射广的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需与“1+X”职业资格证书有机集合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高”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试点工作要求,作为面向土建类智能工程技术专业服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需与“1+X”证书有机结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1+X”试点院校之一,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可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为此实训基地的建设需与BIM技术有机融合,校企联合开发引领智能行业高水平的智能建筑虚实实训平台,将3D BIM技术与IBMS系统相结合,打造产教研相融合的实训基地。
与此同时,在“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新增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建筑智能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考取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应用职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工程技术专业需具有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对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场地环境,根据《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有关事项说明》中明确要求教学环境需包含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运维平台、智能中控子系统、电器影音子系统、安防安全子系统、环境检测子系统、健康医疗子系统、行业创新实训系统、物联网安装调试装置等装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

下一篇: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