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表达与群体归属感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剧观看行为变得更加个人化、隐私化,但表达和追求共鸣的欲望并没有减退,于是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成为观众之间交互的新阵地,并逐渐形成网络迷群。网络迷群利用互联网进行偶像崇拜行为和其他与其相关的活动,把处于散沙状态的迷凝聚成一个有共同口号的群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和融合性的传播特性。网络迷群通过信息共享、寻求共鸣与自我表达等实践行为实现群体中身份认同。
这种实践行为在互动剧“剧迷”之间体现为分享不同的结局体验、寻找相同选择或想法以及表达个人的观剧体验。在互动剧《他的微笑》中观众可以通过情节点的选择与五位男主角展开感情线,但每条感情线出现的几率各不相同。因此观众会通过该剧评论区、微博话题等平台展开讨论,其中以描述不同结局、分享特定结局的选择方法、评价角色性格、评价情节的内容为主。“剧迷”以平台讨论、点赞、转发为交互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找到拥有相似观点的群体,从而获得群体归属感。
(二)强化自我认同
在观众和其他观众的交互中,“剧迷”通过表达自我获得自我存在感,并在自我追求中获得身份认同。他们通过被评价和自我形象的合一来实现“自我认同”的构建。这种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一种理想自我的发现,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交互过程中发现自我独特性,二是发现与他人共同性。就互动剧观众的行为而言,前者意味着个体找到新的结局或线索,能在群体中获得关注,后者意味着个体的选择在群体中被认可,获得共同选择的情感共鸣,因而产生对自我以及群体的认同感。互动剧中的角色作为具有叙事性故事色彩的虚拟偶像,是该剧迷群的核心。但区别于传统影视剧角色,互动剧角色赋予观众身份和“二次创作”的话语权,且经过剧情演绎后观众和角色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互动剧观众在交互过程中寻求信息、认同的动机更大,获得的归属感也更高。所以,互动剧观众之间的交互实际上是迷群成员身份认同的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