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在线课程学习是由本能层的视觉感知引发行为层的信息交互,进而引发反思层面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移动端的在线课程对用户产生感官刺激,使用户处于一种虚拟和变化的情境之中。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更复杂、更生动,但却只能对少部分信息进行深度和持续的关注。
Jakob Nielson曾做过一项用户浏览网站的可读性研究,他发现用户很少会阅读文本中的每一个字。他们首先会从左往右沿水平方向浏览,然后沿着屏幕最左边垂直向下浏览,从段首句或小标题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或内容阅读。由此可见,最上方和靠左边的内容是最能吸引用户的,而其他内容则很有可能被用户忽视。在设计版式时,应充分考虑到视觉感知的特点,将重点内容放在上方及左侧位置。字体、字号在设定时,也应考虑到用户视觉的承受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手机屏幕字体显示1.58见方大小的文字对于人眼来说舒适度最好。对于5.5英寸1920*1080屏幕来说,14px的字体大小较为合适。在线课程内的正文可统一采用14px或较大一点的16px字体,题干或较为重要的内容可用16px的字体,也可采用加粗或变色处理。以避免用户因长时间阅读而产生厌烦感。
用户在移动端上学习时,并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用户接收到的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内容,还有动态的视频、需要点击的按钮、需要滑动的页面,以及需要填入答案的习题等等。这些互动的内容都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影响用户对内容的理解和最终的学习效果。
李颖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纸质阅读的静态内容使得人们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而变化多端的屏幕阅读使人们更习惯于视觉浏览。在线课程虽然丰富了用户的感官刺激,提高了参与感,却并不利于用户理解文字的深层次涵义。但在我国,大学英语不仅具备工具性,还兼具人文性,在线课程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还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在学习中思考、领悟,在学习中领略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虽然难度较大,但借助蕴含文化、道德与情感的音频、视频,以及难度较低、互动性强的文字内容,深刻的思想与正确价值观同样可以借助在线课程传递给学生。在众多课程中,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素材以音视频为主,文字内容篇幅较短,互动性强,比较适合制作在线课程,但具体搭建时,还需要注意移动端对版式、内容和用户体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