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国绿色电影的发展历程
 
更新日期:2020-12-23   来源:   浏览次数:2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形势越发严峻,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以及欧盟等国家或组织

 
 随着全球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形势越发严峻,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以及欧盟等国家或组织纷纷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电影作为新世纪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使观众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向大众传播环保主义思想,不仅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引导公众正确对待自然的有利行为。
绿色电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存在是基于生态电影和环保电影的概念发展之上,其演进实质也是对环保电影和生态电影的融合与继承。百度百科对于环保电影的解释是:环保电影是指人类为揭露、反映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进行拍摄的电影。生态电影这个词语2004年由美国电影学专家斯科特·麦克唐纳首次提出,鲁晓鹏的《中国生态批评之可能》中对生态电影的定义是:“生态电影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电影,它探讨人类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包括土地、自然和动物,是一种从生命中心出发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的电影”。虽然以上两者都是批判环境污染和倡导生态思想,在内容上有颇多交集,但是也有各自的侧重点。环保电影的审美核心仍然是人类中心和环境主义,其主要内容是将人类置于生态的中心,将非人自然世界当成客体,着力讲述环境事故、矛盾和冲突故事,从而凸显环境的公共价值;而生态电影的审美核心是生物主义和生态主义,它主要探讨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从生命中心的观点出发来看待世界的电影。如果说环保电影是以人类为中心,生态电影是排斥人类中心,注重生态中心主义,那么绿色电影更像是这两者的平衡点,它表达的不只是一个中心,而是探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动物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态观。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绿色电影既不等同于环保电影,也不是纯粹的生态电影,而是融合了两者的不同维度,全方位地看待生态主义思想。无论哪一类电影,仅从一个方面出发表达环保理念都是不客观,只有“平等的、友好的、交互主体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人类思想文化在修正中发展的目标”。
中国绿色电影的发展是跟随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脚步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中国人民还未切身感受西方国家工业时代造成的污染,公众还持有“人定胜天”的固有信仰,对于生态保护没有清晰的概念[5]。尽管环境保护思潮还没有席卷中国,在此阶段还是出现了很多呈现生态环境的纪录片和注重农业生产的科教片,可以说是绿色电影的萌芽。例如1980年的《蓝色的血液》,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古老生物——鲎;1984年的《防止沙漠化》,介绍了防止沙漠化进程的预防和解决方法。虽然这一阶段的影片已经带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还不能完全被看作是绿色电影。首先,这些影片都不具备自主的生态意识,只是单纯地呈现自然景象;其次,在视觉上的可观赏性不强,教育意味更强,缺乏吸引观众的趣味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影片还蕴含着人类中心主义,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局限,无法从客观的角度诠释生态主义思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绿色电影的发展历程

下一篇: 中国绿色电影的发展历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