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使用智慧档案方面,可能具有与青年人不同的特征。首先,智慧档案系统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系统,具有与传统的纸质或基于网页的查询系统不同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而老年人由于相对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甚至信心,可能难以适应这个系统。智慧档案系统出于嫁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系统的考虑,可能会使用多种类型的终端进行服务,包括网页界面、手机APP、平板电脑等,但这些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模式可能是老年人较为陌生的。老年人可能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完成这个系统的操作,久而久之也可能会缺乏自己应对这些系统的操作的信心。
其次,智慧档案系统未来可能会过渡到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强调自助服务,而老年人可能难以适应这一服务。智慧档案系统未来很可能走向“档案机器人”的时代,实现尽可能多的无人化、自助化的操作。老年人对这样的系统感觉可能比较陌生,难以实现有效操作。老年人相对年轻人不太信任智慧系统的无人操作或自助操作,老年人的需求和认知也比较复杂,需要智慧档案系统进行专门考虑和设计。实际工作中,还经常需要工作人员对自助操作的终端进行一些补充服务和管理,帮助不熟悉系统的用户或系统服务不能满足需求时提供服务。对于老年人,这种补充服务可能尤其重要。但在未来的智慧档案系统建设中,可能会嵌入越来越多的自助服务,从而要求对老年人友好的服务就更为重要。
再次,对智慧档案系统的应用所要求的输入和输出,老年人可能不易理解,从而导致服务的失败。智慧档案系统在查询、检索等业务发生时,需要准确理解系统所提出的一些输入要求,如关键词等,而对于老年人可能不太容易找到或理解这些符合要求的关键词。对于未来根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应用要求进行建设的系统的输出应该是高度可信的,但对于其输出的内容、形式和响应速度等,老年人可能并不了解,可能对系统的服务难以满意。这两方面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对智慧档案系统的服务利用难以达到较高效率,对系统的满意度易于降低。
最后,老年人有一些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也会对智慧档案系统和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产生影响。例如,老年人的注意力较为集中,但对于多个任务的同时操作则较为困难。老年人对色彩、形状等的注意和认知也与青年人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习惯、怀旧心理和注意能力。老年人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可能与青年人存在差异,即所谓“代沟”,因而对于智慧档案系统的设计理念、服务表现和目标等不一定完全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