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一般属于大型公共项目,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公共项目绩效尚未形成统一定义。总结和回顾项目绩效研究进程,评价项目绩效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三种:目标理论、过程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目标理论认为在项目建设之前要预先设定质量、成本、工期等目标,以项目完工后各个目标的完成情况衡量项目绩效。过程理论运用参与方的行为过程的规范性定义绩效。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绩效是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期望的程度,即满意度。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逐渐向多维发展,从更广泛的视角对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投入、产出及其社会影响进行评价。
重大工程建设周期长,利益主体众多,承载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目标,严格规范项目各个实施阶段的建设行为,才能保证项目最终绩效达到预期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重大工程项目绩效又可分为行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其中,行为绩效指的是工作过程的有效性,结果绩效是工作的目标完成情况[27]。行为过程有一定的结果导向性,但与实际的结果绩效情况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因此,需要从重大工程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方面考察顶层治理对重大工程项目绩效的影响机理。
本文在传统“铁三角”和安全四大管理要素的基础上,考虑到重大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政府对项目的协调支持和资源保障,以及项目法人建设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支付等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影响,将重大工程过程绩效指标拓展为成本、质量、进度、安全、资源保障五个指标,而结果绩效主要考察成本、质量、进度、安全和满意程度(包括政府、项目法人、市场实施主体、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五个指标。
此外,考虑到重大工程建设周期长,组织情境和组织间关系随着项目实施不断演化发展,将过程绩效进一步划分为项目实施初期绩效和项目实施中后期绩效,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重大工程顶层治理机制对不同实施阶段项目绩效的影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