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因事而化”——疫情防控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
 
更新日期:2021-01-05   来源:   浏览次数:3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其理研究方法呈现出从经验走向理论、从思辨迈向实证、从单一转向多元的发展趋势。在疫情

 
 (一)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其理研究方法呈现出从经验走向理论、从思辨迈向实证、从单一转向多元的发展趋势。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育人重点及教育方式等发生了重要变化,实践上对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提出了新的创新要求,方法上将传统制约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启发式、引导式、感恩式和自主式的管理、引导与教育,及时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规律,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显得迫切。在危机管理与应对实施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整合学生自身及周围存在的有利资源,从个体、制度、组织、社会服务等方面,凝聚起大学生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从整体来看,既立足社会现实,又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与全过程中,有力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
(二)直面网络空间与公共舆论
重大疫情的现实影响下,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难免会产生恐慌情绪和心理压力。对于网络与舆论信息,难免存在断章取义、听信谣言、主观臆断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在网络空间与公共舆论方面,不仅需要正面应对,更要从单一的事前把关,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性把关,紧密进行家校联动,充分发挥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等外部力量,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提升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与网络媒介素养,识谣辟谣,提振精神,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动准确及时的研判网络舆情,做好预警机制。
(三)主动发声,坚定“抗疫”信心
信心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思想武器。在具体的高校“抗疫”实践中,主动发声,把握教育重点,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与信心。根据学生个体的思维与心理差异、学生个性、专业、需求等,确定多种教育方案,在思政教育实施方式上,找准应对疫情的现实思路与对策,瞄准大学生的兴趣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保障、亮点打造、融合引领方面,做好宣传工作,坚定大学生疫情防控的信心。对重大疫情状态下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诉求关切要及时跟进跟细,准确把握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流,在实施的效果与运用上,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着力开发利用多样化、多形式的线上资源,借助大学生关注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及时推送,强化教育针对性,提高疫情期间教育的可接受性,引导大学生学会危中见机、化危为机,用全面长远的眼光理性看待疫情带来的影响。
(四)事实澄清与价值引导
疫情防控当下,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不传谣、不信谣,不给错误信息、虚假消息以传播空间,及时澄清谣传谬误,多方普及防疫知识,确保校园网络空间清朗可控。疫情期间,大学生容易产生忧虑和恐惧的情绪,不能正确处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家与国的正负关系,加之新媒体舆情监督引导机制尚不完善,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途径等方面,主流价值的向心力凝聚不够,致使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思想矛盾不能被及时疏导与排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全媒体深入结合不够,受教育者主体性与自觉性受到影响,因而亟需营造正能量的网络环境,及时掌握主动权,占领正能量的思想阵地,做好事实澄清与价值引导,凸显主流价值,有效引导舆情。引导大学生划清疫情防控舆论的是非界限,避免因为信息错误和判断失误而偏离疫情防控工作轨道。
(五)构建信息化应急教育模式
此次疫情的危机管理、舆情应对和共情传播,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场现实检验和重大考验。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信息的隐蔽性所致的高校应对疫情期间,在信息筛选制度、人员检查制度,分层管理责任制度、监管制度、学校应急教育模式建构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并且从育人模式依托来看,灾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未能更深层次的融入网络信息化教育元素中,通过数据化、信息化的柔性管理平台,建构完备的信息化应急教育模式,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探索大学生学习方式新机制,依托快课、微课、面授课堂、云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为抗击疫情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是重要任务之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因事而化”——疫情防控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

下一篇: “因事而化”——疫情防控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