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还原起点——穿越时空感同身受
 
更新日期:2021-01-06   来源:   浏览次数:39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感受的最佳策略就是还原。还原法是孙绍振先生对于文本细读的重要解读方法。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要素想象出来,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叫作

 
 感受的最佳策略就是还原。还原法是孙绍振先生对于文本细读的重要解读方法。“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要素想象出来,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叫作“还原法”,并且指出“还原法 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还原法的精要是,还原本来的面目,还原本来的情感,还原本来的场景。这些遥远的千年前的陌生古诗场景很难触摸,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与古诗词之间总有隔阂。将古诗词的场景和学生平常的场景进行对接,让学生感同身受,便能较好地理解诗人。
(一)回归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对于古代背井离乡远征在外多年的战争场景,学生非常陌生,完全无法理解“聒碎乡心梦不成”,更无法理解“故园无此声”。光靠教师的讲解,文本与学生之间永远隔着一层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如果采用还原法,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原到诗人在故园与家人温馨甜蜜的起点,还原到学生原有的情感理解的起点。
教学《长相思》时,老师问,词中提到“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应该有哪些声音?学生说,有牙牙学语的孩童声,有温柔妻子的娇嗔之声,有年迈老母的唠叨声,有鸡鸭牛羊的喧闹声,还有小桥流水声等等……老师接着问,如今这些声音全都没了,在大漠战场上有哪些声音呢?学生想象说,可能有大漠凛冽的寒风声,可能有战士哎呦哎呦受伤后呻吟声,有狼群嗷嗷之声,有追兵的马蹄声……老师追问,听了这些声音之后你还能睡得安稳吗?这样起点还原,学生的体会就能感同身受,就能理解诗人的切身体会。
还原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比对、去体验、去感受、去体悟诗词。
(二)挖掘诗人原本的情感世界
用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品读能发现文本背后的很多容易被忽视的诗人情感起点。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把“今宵酒醒何处?”还原成“昨夜酒醉何处?”一系列矛盾或者差异就显现出来了。酒醒是酒醉的结果。没有醉哪里有什么醒?偏偏不写酒醉,把酒醉故意省略了,这是有讲究的。前面有一句“对长亭晚”,说明是昨夜就喝了。这句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醉得多么长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晓风残月,说明醉了一夜,天已经亮了。何处表示醉倒在何处自己都不清楚,醉得洒脱、醉得酣畅。醒来发现,是在杨柳堤岸,身旁晓风吹拂,头上残月尤挂。为什么要醉?因为送别,这是一首送别词。并没有烂醉如泥,而且全无狼狈之感,视觉所见唯有杨柳、残月,触觉所感,只有晓风吹拂。词人用三个细节把醉汉转化写意画,把狼狈姿态转化为自我炫耀。可见感情多么深沉、心态多么自如。
用文本细读可解密:《咏柳》的种种矛盾,《山行》融画理于诗情蕴哲思于意象,《游园不值》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池上》入情入境探寻意蕴……
(三)追溯诗人本来的历史背景
诗言志,诗词表达诗人的思想、志向、志趣与抱负。任何的手法、方式,采用的意象都是为了抒发思想感情服务的,想要深入理解诗意,真正体会诗人情感,只有追溯到诗人原来的背景,才能触及诗人的灵魂。
《江雪》《独坐敬亭山》这两首诗可以归为一类,都是抒发了诗人孤独忧郁情感的五言绝句。两首诗开篇都从描写环境入手,最后万物远去只剩下诗人那颗孤寂的心。这样的解读同样也是课堂上常见的,教师们能把握《江雪》中“绝”“灭”“孤”“独”,《独坐敬亭山》中“尽”“独”“闲”“只有”等词语,感受诗人孤独、寂寥、惆怅。但是,深究起来,会发现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时还是不够到位、不够深入,无法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痛苦的。诗人为什么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呢?柳宗元孤独到什么地步?诗人又为什么要“独坐敬亭山”呢?李白为什么与敬亭山相望于江湖,后事又如何呢?学生依然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有的教师也会讲解诗人创作背景与诗人当时的人生遭遇。只有把诗人原本的历史背景和古诗中意境相融合才能走入诗人内心,真正读懂诗人的那份孤寂与绝望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还原起点——穿越时空感同身受

下一篇: 还原起点——穿越时空感同身受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