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更新日期:2021-01-08   来源:   浏览次数:57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

 
 1.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在所有课程中体现国家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点,在教案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目标作为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的主要依据,扎实推进“全课程思政”建设。在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求各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深度挖掘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科学合理设计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组织督导专家检查和指导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要素,以“课程思政”为主线,融通“思政课程”,推动“专业思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一批学生满意度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挖掘学校所有专业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培育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示范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打造一批“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教材;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3.我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探索思政教育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契合点,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通过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设计、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授课团队等改革举措,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基本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能力[3-5]
3.1.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高校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把握教育规律,立足高校实际,服务国家战略,着眼未来发展,深入挖掘通识课程、学科和专业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开发每门课程隐含的思政元素,构建思政课程、通识及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教育体系。并将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等实践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以石油行业科技发展等典型案例为依托,将石油行业从业者的优秀事迹作为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开展红色之旅、“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强化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将第二课堂的开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找到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的具体契合点,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相互对应,让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共同承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的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工匠精神等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步引领。
3.2.创新课程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推动静听式课堂、灌输式课堂、教师演讲式课堂向对话式课堂、启发式课堂、学生主动式课堂深刻转变。加大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载体以最佳的方式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最大限度的接收、思考和感悟思政元素,实现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融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 浅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