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人性美学与全球伦理
 
更新日期:2021-01-14   来源:   浏览次数:5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刘述先在处女作《文学欣赏的灵魂》中,将人性的光辉作为其文学评鉴的价值标准,从此对人性的重视成为其学术生涯里不可或缺的话语源泉。在他晚年呼应孔

 
 刘述先在处女作《文学欣赏的灵魂》中,将“人性的光辉”作为其文学评鉴的价值标准,从此对“人性”的重视成为其学术生涯里不可或缺的话语源泉。在他晚年呼应孔汉思(Hans Küng)“全球伦理”的著述(如《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等)中,丝毫不掩盖其对“人性”的认同。从“人性光辉”到“全球伦理”的转向,体现出他从美学到伦理学的视域转变,而在此之中则贯穿着由美通善的深层逻辑。
在文学美学方面,可以说刘述先既非美学家,也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文学欣赏的灵魂》中强调“文学欣赏”而拒绝使用“文学批评”的概念,认为“过早的把握了一柄批评的利斧,徒然容易使自己心胸狭隘,果于自划而已!”故而他反对传统文学理论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单纯归结为“结构布局”或“性格描写”。在他看来“文学艺术的本质”乃是由此二者两相结合而展现出的“完美”。这种“完美”有助于某种审美情感的产生,刘述先称之为“艺术的同情”。如其所言:“正由于人的了解是渐而非顿,故此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乃在帮助我们培育一种艺术的同情,指引我们走向艺术的终极泯合无间的境界……”
所谓“艺术的同情”其实来源于其业师方东美的治学理念,因方东美强调“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治学方法,刘述先作为方门弟子自是不离师道。他在谈论比较哲学研究方法时,便明言道:“……用同情的态度‘入乎其内’,探取骊珠。然后又要用批评的观点‘出乎其外’,始不至于被一家言所范围。这样所造成的结果恰正是高达美所谓‘视域的融合’。”故而,正是基于“同情”与“批评”相辅的研究方法,刘述先直观到在审美鉴赏中所体验到的“物我同一”(泯合无间)的境界,亦即哲学诠释学意义上的“视域融合”。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文学批评的功能“乃是要我们以一颗具有丰富的艺术的同情的心灵,去帮助我们发掘和朗现文学作品中含藏的美感……”可以发现,在“同情”与“批评”两维中,刘述先似乎更侧重于强调“同情”的重要性。因为“文学批评”的功能亦须导向“同情的心灵”的形成,如此就不难理解刘述先何以将“艺术的同情”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同情”观其实质是将道德伦理观念摄入审美话语场域,是引善入美的逻辑结论。这充分体现在刘述先对“人性美学”的重视,正如其在《文学欣赏的灵魂》中所言:“而‘人性’与‘非人性’,在这二者之间的对立,这又正是我们整个时代面临的重要抉择的关键。”刘述先虽然表明他所处的时代是个困难处境,但他同时也以裁断官的姿态,给人性的两难困境作出裁决,亦即需要通过“真实人性背后闪发的光辉”,方能治愈世人空乏忧伤的灵魂。从中不难得见,“艺术同情”的审美观之所以可能,渊薮于“人性美学”的本体论的建立。如果美感来源于“非人性”,则在艺术审美的观照中便很难产生同情之感,故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其阐幽发微的20篇文章中,鲜有对后现代文学作品的评论。从思孟学派的“性善论”诞生以来,儒学主流便主张“人性”不能以丑恶为根基,也不能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正因为美感不能来源于“非人性”而只能求索于“人性”,可以说在对“人性”的肯认中刘述先暗植了对“善”的确证,亦即美的源头乃是善。
因此从刘述先美学场域的“人性光辉”到伦理学场域的“全球伦理”,仿佛呈现出“以善为美”(创作论)到“由美通善”(审美论)的诠释学圆环的建构。如此而言,美与善便难以截然割裂,如刘述先自己所言:“充实之为美,人能实现至善,自然能够体证极乐。所以善美终极相连,而此所谓善,已不止是某一件善事的完成,它便是整个至善人格的完成,此所谓美,也不需要再透过外在艺术的创作,它即内在个人的灵魂之中,这便是东方文化的一般性倾向。”从中不难得见,美与善“终极相连”的关键之处在乎“至善人格”的成立,美也因“至善人格”的建体立极而彰显出光彩。只要“至善人格”能成立,人类甚至可以摒弃“外在艺术”的形式,这般武断的判定也为刘述先晚年所宣扬的实质主义埋下伏笔。
故而可见,在刘述先看来,美可以脱离外在艺术而存在,美的发生乃在乎善的先决成立,而同时“善美终极相连”又导引至所谓“至善人格”的成立。美似乎成为连接“善的发生论”与“善的目的论”的关键枢纽。若果如此,便难以回避如下难题:美的独立性如何可能(美的本体性地位的缺失)?故而刘述先的“善美终极相连论”具有将美沦为工具性地位的逻辑导向——美作为中介而成为善的依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性美学与全球伦理

下一篇: 人性美学与全球伦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