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手足口病采样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更新日期:2022-10-28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2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常见于4-9月份,以婴幼儿为主,传染性强。我国已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病毒由口腔入胃肠道,首先在咽部和肠道淋巴组织中繁殖,发生病毒血症后到达全身脏器组织,引起手、足及口腔黏膜出现疱疹。通常患者的咽拭子、粪便、疱疹液及脑脊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1]。郑官增等对2008-2010年台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的监测研究后认为采集咽拭子、肛拭子或大便、疱疹液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今年4-5月本院手足口病门急诊及病房共就诊收治88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患儿进行了咽拭子、大便、肛拭子、疱疹液标本采样,采样过程存在一些问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手足口病采样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下一篇: 手足口病采样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