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情与法冲突的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2021-01-26   来源:   浏览次数:5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情与法冲突案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历史文化因素中华上下五千

 
 随着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情与法冲突案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历史文化因素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直以来就是讲究人情事理的国度,特别是在经历了传统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思想的洗礼之后,情理因素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更加根深蒂固。纵观现今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人十分看重感情,亲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等等,都是中国人情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情感。传统文化中情理思想的根深蒂固,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在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过于看重伦理道德在制度中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高校在具体的学籍管理操作中,当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学籍管理规范相冲突时,受情理因素的影响,学籍管理者可能会脱离学籍管理制度的约束,无法作出公平公正的学籍处理。不论何种情况,情与法的冲突矛盾逐步显现。
(二)现实学生管理需求
“情理”也常常与一定群体形成的社会舆论相关联,由广大学生群体的共同利益形成的舆论力量更是巨大,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思想观念超前,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本身也充满正义感,但同时学生群体感情较为朴素,又缺乏社会经验,易冲动,很容易凭着个人因素感情用事,甚至站在单方面的立场看问题,难免出现片面和偏激,也就造成了情与法的冲突。因此从学籍管理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学生管理中,为了既能尊重学生的情理需求,又能管理好学生的情感,需要进一步摆正学籍管理中情与法的关系,避免因为忽视了学籍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而置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于边缘位置。
(三)法律与道德的关联
法律与道德虽是两种不同的规范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二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直相互渗透、互相支持,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只有把外在的法律内化为人们内在自觉的意识,成了人们的心理、情感的需要,才能得到普遍自觉的遵守。另一方面,法律往往代表着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追求,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地位上以及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转化,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这也就造成了高校学籍管理中,不可忽略道德带来的影响,造成学籍管理中情与法的冲突,甚至造成高校学籍管理陷入混乱的局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情与法冲突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 情与法冲突的原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