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更新日期:2021-02-07   来源:   浏览次数:39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对“四唯”倾向进行集中清理。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对科研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破除论文“SCI至上”。可见,“双一流”评价绝不能以论文、“帽子”、奖项作为评价指标和标准。
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突出质量创新、服务贡献,本文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不以论文、“帽子”作为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重点突出科研贡献、科研创新力、科研影响力。
(一)要素分析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产业战略。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作为一种解读和阐释竞争力的系统模型, 波特独创的“钻石模型”理论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和产业发展, 正逐步影响诸如文化、教育、生态等诸多领域。
从三大产业分类看,科学研究属于第三产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过程, 其实质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产过程。它将某一固定数量的投入加工转换成具有不同质量水准的产出。既有投入, 也有产出, 体现出生产性;其消费性则体现在教育工作者向社会提供实物以及非实物形态的教育劳动产品——服务消费品。[6]这便为研究者将经济学界的“钻石模型”用以分析高校科研竞争力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生产要素
科研的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科研人员、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项目和经费已成为学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生产要素。除了科研经费,师资队伍等科研人员亦是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有掌握先进技术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
2.需求条件
科研的需求条件主要表现为科研产出和贡献。科研产出是衡量高校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清理“四唯”影响下,“双一流”建设不能以论文、“帽子”作为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当机立断对“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最新指示和要求。因此,在高校需求层面,本文不采用论文相关指标,仅采用科技著作指标衡量科研产出。其次,为了反映科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文选取博士学位授予数和硕士学位授予数两个指标。
3.相关支持资源
科学研究不是独立存在的,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持和保障。本文主要选取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指标衡量科研相关资源的支持力度。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校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为高校科研的重点资源。
4.科研战略
高校科研战略主要体现在科研创新和提升国际影响力两个方面。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承担着许多重大科研任务和科研课题,在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专利发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而专利申请数量、技术转让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最终评价指标。其次,科研奖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科研创新质量和水平。国家科技三大奖作为重大的科研奖励,是众多科研奖励指标中衡量科研竞争力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在科研影响力层面,本文采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数开衡量高校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下一篇: 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