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路径
 
更新日期:2021-02-20   来源:   浏览次数:44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以产业为核心,振兴乡村经济三农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稳定器,而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够为贫困地区的长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以产业为核心,振兴乡村经济
“三农”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稳定器,而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够为贫困地区的长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原动力,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建设宜居生态、重塑文明乡风、推动有效治理、促进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只有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富起来,才能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促进村民物质和精神的全面繁荣,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和驻村单位根据各区域的资源、地理环境等优势种植苹果、花椒、茶叶等农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带领地方产业走向市场,帮助贫困农户脱贫。为了加快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方面,各基层组织要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以扶贫时期原有产业为基础,不断整合地方特色产业,适度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重组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品牌意识,精准定位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现有农产品的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地方农产品想要更快的“走出去”,必须先“引进来”,各级村党组织要积极借鉴并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营销渠道,促进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形成完整、规范、专业化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2.以人才为主体,培育振兴队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乡村社会振兴的支柱,农民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既是其服务的主体和受益对象,又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只有充分提升农民自身“造血”的能力,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目标。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在于人才的衔接,而乡村振兴的服务主体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扶贫对象的内涵和外延。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精准施策,而乡村振兴的主体则更为广泛,既包括返乡农民、大学生,又包括包村干部、驻村干部等下乡贤士以及致力于回馈乡村的有志之士。因此,乡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人才发展的“蓄水池”,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社会合作的方式,凝聚地方优秀人才服务于乡村发展。
首先,将“乡土农民”作为人才衔接的首要主体。一方面,基层政府可以通过技术、资源、政策“下乡”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都能返乡从业,从而扎根农村,服务于地方产业。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效发展,必须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将不同层次、类型、素养的农民进行分类,让具有不同技能、资源、关系优势的农民能在乡村事务中充分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让具有威望的族长领导组织、具有资金、资源优势的老板返乡建厂、具有关系优势的乡村能人招商引资等。通过差异化、多样化、技术化的方式积极鼓励农民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种植能力,激发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以多种渠道发掘、培养和使用各类人才,让有乡土情怀的有志之士愿意来、并且留得住。例如:鼓励优秀大学生回乡创业、组织基层选调生包村挂职锻炼、推荐科研院所优秀人才服务基层等,汇聚各方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技术、资源等支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路径

下一篇: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