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审辨式思维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措施
 
更新日期:2021-02-20   来源:   浏览次数:3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着眼矛盾,激启思维在审辨式的视角下,阅读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材文本资源价值观,走出肤浅化、浅层价值层级,将审辨式阅读立足点放在教材文本上

 
 (一)着眼“矛盾”,激启思维
在审辨式的视角下,阅读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材文本资源价值观,走出肤浅化、浅层价值层级,将审辨式阅读立足点放在教材文本上,根据审辨式阅读教学需要,了解学生审辨阅读能力,寻求阅读文本和学生审辨式思维的平衡点,构建适合学生审辨式阅读的生态体系。教师可以从因果联系、比较异同、情节变化、情理悖谬等角度入手,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全面的思维习惯,这也就需要教师深耕教材文本,挖掘审辨元素,激发、启迪学生的思维。
1.在探究矛盾中激活篇章思维。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挖掘许多教材中的矛盾点,由此
激发学生的审辨思维,引发对篇章构段方式的思考。
例如:在教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中,作者都善于采用看似矛盾的词语来描写身边熟悉的动物。老舍先生的作品——《母鸡》,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矛盾中感受篇章思维。《母鸡》一文,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则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前后看似矛盾的两组词语,可以对学生发问,为什么为了赞扬母鸡,课前面却要批评母鸡的。由此引发学生对文章篇章的思考,原来作者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讲看似矛盾的词语用在同一位鸡妈妈身上,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找出并理解这些服务于同一个中心的矛盾词语,学生对文章的架构就了然于胸。这样教学,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最后又回归整体,形成一个线性闭环,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2.在激化矛盾中深层解构
在执教《学会看病》时,就关注到了“应该”与“不应该”的内心矛盾,带着学生一层一层解剖母亲的内心世界,教学片段如下:
抓两类词,感受母爱伟大
1.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残忍、狠心、冷漠?
①指名学生回答:逼问孩子!
②指导朗读,理解“逼问”。
③概括说,母亲的狠心体现在哪里?(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而且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医院看病。)
④联结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父母在自己生病时的表现。
2.这位母亲让生病的孩子独自去医院,而“自己却留在家里,这位妈妈很轻松嘛!你觉得呢?引导学生结合后文,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在母亲等待孩子归来的这两个多小时里,哪一处的心理活动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
4.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指导朗读。
总结:对母亲来说,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在这两个多小时里,她都在纠结,纠结什么?就不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这位母亲把自己陷入了这样的矛盾中,她既觉得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又不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作者通过对母亲语言和心理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矛盾。
透过母亲的“狠心”与“纠结”,“应该”与“不应该”,越是内心矛盾,越能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二)聚焦“疑问”,激发思辨
问题是培养学生审辨能力的重要基础,审辨是对文本作品的深度挖掘,也就是对文本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延伸和拓展。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发展,促进其思维拓展,是实施审辨阅读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敢于提出质疑,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调动其审辨的积极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审辨式思维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措施

下一篇: 基于审辨式思维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措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