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
 
更新日期:2021-02-25   来源:   浏览次数:4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生产性服务业最初是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链条中垂直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作为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原先由制造企业的独立部门或生产部门兼职提

 
 生产性服务业最初是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链条中垂直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作为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原先由制造企业的独立部门或生产部门兼职提供,是产业资本职能的体现,如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分别是产业资本职能中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这些职能与产业资本的其他职能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密不可分。随着服务复杂程度加深和专业性增强,制造企业内部逐渐产生对专门从事这项活动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另外,这些技术性活动的发展伴随着对专业设备、有序管理的要求,单个制造业专门成立部门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成本增加,这就产生了将制造业内部的服务外部化或市场化的动力。根据斯密第一定理“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生产性服务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形成了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生产性服务行业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大量的资本,由资本组织劳动提供生产性服务。巨大的有效需求和持续的有效供给逐渐地在市场上形成专门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产业和细分行业。因此,生产性服务活动就从生产领域独立出来,转变为独立存在的业务,而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职能与生产的职能之间的互补的经济关系就转化为一种外在的可见的交易关系或社会关系。
生产性服务和制造的分离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价值链升级,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根据马克思对商人资本的观点,“就全部商人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来看,商人资本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出来可以缩短周转时间,节省制造企业的产业资本基金,增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利于经营规模的扩大。例如,产品由零售商代理销售可以在商品还处于售卖状态时提前收回货币资金,节约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等待的时间,回流的资金可立即投入下一轮的生产,保证生产的连贯性并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和市场化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展产业化经营。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通过部门内竞争形成市场价格,迫使生产朝着节约劳动时间的方向展开,市场机制又通过部门之间竞争形成生产价格,调节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平衡各部门的利润空间。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仍然是一片蓝海,涵盖了众多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通信物流、金融平台、设备租赁、会展业、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放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吸引资本进入该行业,对于还处于供给不足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来说具有显著地提能增效的作用。资本逐利的行为也是分工深化和广化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向着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标准化经营方式及大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降低服务成本,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不断释放。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分工不断细化,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产品价值链的上游、中游、下游提供多方位的生产性服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

下一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