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更新日期:2021-03-05   来源:   浏览次数:65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良好公民。杜威认为,要培养社会良好公民,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责任心是一个良好公

 
 (一)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良好公民。杜威认为,要培养社会良好公民,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责任心是一个良好公民所应具备的德性。杜威所理解的公民的责任更多的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包括政治意义的守法和投票,还有职业、家庭和社区等很多方面的责任。第二,一个良好的公民是一个做事有目的的人。他认为,社会是一直不断变化发展的,学校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学校要把社会现有的资源和成就延续下去。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将学校教学的科目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从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经验。真正做到从亲身经历中学习,做到全神贯注自己所做的事情,成为一个做事有目的的社会人。第三,一个良好的公民必须是“有用的好人”。杜威强调,道德教育不能只把学生培养成为好人,还必须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他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就是“有用的好人”,并且“在变革社会中,他有创造能力、积极精神,能够轰轰烈烈地去改造世界。”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活教育
关注生活,以实践教育为主是杜威的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基于此,杜威批判传统教育将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做法,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应加强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进行道德训练。他认为,作为学校社会的一份子,道德教育要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是发展。不断发展和不断生长就构成了生活。”儿童处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经常要处理一些事物,就必须养成一些有用的习惯和才能。“对儿童来说,要在这些不尽相同的相关职责中占有适当的一席之地,就意味着在科学、艺术和实力方面的训练,意味着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和交流手段;意味着受过训练和健康的体魄、娴熟的手艺和敏锐的目力,
意味着养成勤勉和锲而不舍的习惯,一言以蔽之,是有用的习惯。”在杜威的观点里,儿童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时,要具备各种才能和习惯,因此,这种有用的习惯就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间接的道德教育
在杜威心目中,道德教育的教学最好是“从行为做起[5]”,而不是从书本讲起。他认为传统伦理学的教育是直接教育,提倡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结合教学的是间接的道德教育。其实,早在区分“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时,杜威就提出过间接的道德教育。他指出,“道德观念”是指“在行为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进,变得比另外的情况下更好”的观念,也是“成为品性的一部分,因而是行为的工作动机的一部分的那种观念”。 他主张“道德观念”教育,认为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在学校中不必被开设,只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教师的学科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1.探究、商量和讨论
杜威认为,传统的德育方法强调的是强迫灌输,将传统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硬塞进学生头脑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发展水平。而理想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是探究、商量和讨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知会得到提升,思维结构也会快速得到改善。杜威认为,这种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起到启发思想的作用。因此,他认为道德教育一方面
要遵循学生自身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在教学时也要结合实践活动。他认为,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有关道德的知识和信息可以直接对学生传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探究讨论,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呈献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意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下一篇: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