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德伯家的苔丝》的发表过程充满波折。首先因观念差异,原本已购买了小说连载版权的蒂洛森公司取消了与哈代的合作。从1889年开始,哈代先后将一部分寄往《默里杂志》与《麦克米兰杂志》,但均因其中有不雅之处而被退回。随后,哈代一方面将小说的部分章节改为独立的更适宜成人阅读的故事,在《双周评论》与《国民观察家》上发表,另一方面又对小说进行删改,从1891年7月开始在《画报》连载,历时三个月左右登完。与此同时,哈代又将原版小说投寄奥斯古德-米尔维因恩出版公司,使其以三卷本的形式面世。之后,此书尽管在评论界引起轩然大波,但在消费群体中仍大受欢迎,仅仅六个月内便连续出了四版,而后出版的单卷本也十分畅销。此外,至1895年,已有德文、法文、俄文、荷兰文、意大利文等译本,席卷整个欧洲文化市场。1912年还出版了威塞克斯版本。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想见,无论是波折的出版过程,还是此后各版中饱含情绪的序言,都是哈代与各方人士不断周旋的结果。
首先回顾一下哈代为突破出版困境所做出的改变。其一,哈代将苔丝被亚雷奸污、半夜为婴儿行洗礼这两个十分重要的情节从原稿中删去,分别发表于《国民观察家》和《双周评论》上,为更深入地理解此事,不妨对这两份报刊杂志的历史背景稍作了解——前者创刊于1888年苏格兰,后者则是十九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其第一期发表前夕,乔治·亨利·路易斯就指出,该刊物旨在成为普遍性话题下各种公正思想的喉舌,包括政治、文学、哲学、科学、艺术领域。其二,连载于《画报》上的内容也已有所删改,例如,情节上,原本是克莱将四个挤奶女工抱过泥塘,后改为用独轮车推的方式;词句上,“‘绳之以法’了,不朽的神的首领——用埃斯库罗斯的话来说——已经结束了他对苔丝的戏弄。”改为“‘绳之以法’了,时间——这个顶级的讽刺家——了结了他跟苔丝之间的玩笑。”[7]83等等。总体而言,这些为使小说能够顺利发表的修改主要是为了符合这一时期主流的价值观,尤其是道德、宗教等方面的规约,这是那些杂志主编们为避免“冒犯”读者,或者出于自身的价值评判,对哈代不断施压的结果。尽管不久之后,哈代得以通过一家新成立的美国公司完整地出版小说原貌,但连载阶段的曲折过程,必然会对哈代的小说创作产生影响,促使其思考如何在主流价值观与真实意图之间通过巧妙的表达寻求一个平衡点。实际上,这一过程在哈代之前的小说创作中已一再重复着,到《德伯家的苔丝》时,可以说哈代在这方面的思考已经相当纯熟了。
其次,哈代不仅要应付编辑等人的意见,还要面对包括学者、批评家在内的读者的评价。当时,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刊登的评论中不乏赞赏之声,尤其是对于小说艺术价值的肯定,包括女主人公悲剧形象的塑造、自然景物的描摹等,相信这是哈代所乐见的。但另一方面,除却关于用词过于学究气等批评,评论界对于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鲜有认同,对于副标题中“一个纯洁的女人”的猛烈抨击便是一例。而美国评论界的反应与英国大致相同,例如《批评家》对小说蕴涵的力量与人性的探讨加以肯定,但认为没有必要坚持苔丝是“纯洁的女性”。不过总体而言,相对于英国评论界言辞犀利的种种评价,大西洋彼岸的态度是相对温和的。
进一步说,当时的评论界显示出多变性、广泛性、即时性等特性。例如,在《德伯家的苔丝》刚出版时,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写给斯蒂文森的信中热情赞颂了哈代这部小说的成功,但在一年之后,他却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转而形容这部作品是邪恶的。足可见在这个文化市场中充当评论角色的人群是庞大的、多样的、迅即的、善变的,而这正是当时文学界所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此时再看原书各个版本的序言,可以明显感知到哈代对各界的评价十分敏感。这些序言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哈代与这些批评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评论,哈代的反应同样是即时的、变化的、多种形式的,因而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对彼此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