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 (P) 阶段——实地调查、制定方案
科技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西部深度贫困区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成为重要发展模式。科技即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技扶贫主要指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由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向依靠新科技、新技术的开发式扶贫转变的过程。PDCA循环理论在精准扶贫工作当中意义重大,对科技扶贫工作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阶段的顺利展开也有重要的内涵。
1.实地考察,分析资源优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西南边境,距离省会昆明超过700公里,与缅甸遥遥相望,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都十分丰富。这里自然条件丰厚,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境内超过70%都被森林覆盖,资源优势十分突出。然而,早期的澜沧县农业种植只有季收,且产量不高,收入偏低,朱有勇带着团队驻扎在竹塘乡蒿枝坝,在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将其主要分为雨林山岭区、热带河谷区和丘陵半山区,根据三个区域的特点,主要定位如下,澜沧县雨林山岭区,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林下经济;针对热带河谷地区,发力方向是发展冬季特色农业;针对丘陵半山区,发力方向是对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6]他发现,澜沧的冬天没有霜冻期,但土地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冬早熟农产品种植。
2.精准识别,制定工作方案
朱有勇深知先进性农业的重要性,他表示云南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业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的高原农业,即使形成了标志性产业,但缺乏现代科技这个重要内核,也不是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才是云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县的目标定位及其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朱有勇院士及其团队制定了一条利用生态优势,发挥资源禀赋,以品质为导向,革新种植模式的科技扶贫路线。“将绿水青山变作金山银山”作为基本理念,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科学技术,用新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建设特色农业和扶贫产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帮助澜沧县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二)执行(D)阶段——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1.科技研发,提出种植方案
从事研究的三十年来,朱有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效应、机理和推广应用。首席主持973项目1项,主持完成86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发展银行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Nature、PLoSON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7]澜沧县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冬季雨水少,没有霜冻,十分适合冬季马铃薯和冬季蔬菜的种植,加之当地温度高、日照长的热带雨林区气候,让澜沧马铃薯的品质跟全国其他地区的马铃薯对比,竞争优势十分明显。澜沧县还拥有丰富的林源,森林覆盖率高,立体气候明显,但作物种植匮乏。朱有勇结合先前作物的多样性空间优化配置的相关研究,认为传统药材“三七”可以与林下生物配合生长,抑制病原体再生,有效控制病虫害,降低稻瘟病发病率,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充分保证三七的品质。
2.精准帮扶,转化科技成果
经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朱有勇终于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从科研实验室搬进了地里田间。该技术不仅能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了农药用量,而且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环境。朱有勇在调研中还发现竹塘乡老山寨村,有着近百万亩退耕还林种植的丝毛松林,但却不能产生直接效益。朱有勇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利用作物“相生相克”原理,将三七与思茅松相互搭配、合理种植,在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三七的虫害率,减少生产成本,充分保证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直过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朱有勇团队创办了独特的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扶贫模式,将“院士、企业、基地、农户”四个关键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科研到种植,再到收获、出售,朱有勇团队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帮助当地居民快速脱贫致富。到2018年,在全县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可达3吨,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林下有机三七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村民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万元至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