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黛玉之死——质本洁来还洁去
 
更新日期:2021-03-17   来源:   浏览次数:5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冷清秋的性格中闪现着林黛玉的影子,但她始终不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第二个林黛玉。林黛玉是我国古典文化长廊中最为凄婉动人、经久不衰的典型悲剧形象,

 
  冷清秋的性格中闪现着林黛玉的影子,但她始终不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第二个林黛玉。林黛玉是我国古典文化长廊中最为凄婉动人、经久不衰的典型悲剧形象,其地位和作用是冷清秋无法逾越与突破的。
冷清秋的悲剧婚姻,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黛玉。如若她真的如愿嫁给了宝玉,又当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千里投亲的孤独,异地丧父的凄凉,爱而不得的忧郁,使林黛玉性格里还带有任性、高傲、多疑的因素。周瑞家的送宫花时,黛玉言语讥讽并拒绝了宫花。在湘云说有一戏子的相貌与黛玉相像时,她敢于恼怒史湘云,质问贾宝玉。湘云称其“她再不放过人一点,专会挑人。”她虽然言语中稍带刻薄,但却无意与人结仇。这样高傲的性格使黛玉始终学不会低头与灵活对待,她需要用外表的高傲来掩饰内心的无奈与自卑。这般毫无城府的女子,即使是在小门小户都难以立足,更何况是在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虽说冷清秋像极了黛玉,却又和黛玉有所不同,张恨水还赋予了清秋宝钗一般的宽厚,赋予了她传统女子的温婉与庄重。而这样一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完美女子却未得到本该同样完美的爱情,她的婚姻以凄凉的离婚出走为结局。再来看宝钗,她行为豁达,藏愚守拙,贾府公认的“会做人”的贤德女子,这样的完人,等待她的也只不过是“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可想而知,即使“木石前盟”成真,黛玉也不会以幸福收尾。而且清秋出走后可以以卖字画为生,而黛玉呢?且不论黛玉是否有出走后独立生存的能力,封建势力这座大山便能将她压垮。黛玉是反抗封建礼教的,她对于宝钗所宣扬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约束毫不在乎,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书目。在得知“二宝”即将成婚的消息后,她去找贾母,去问宝玉,去做生命的最后一搏却最终反抗无果。这样倔强的黛玉婚后又将如何自处呢?无论是妥协了这污浊的社会,还是继续高傲的叛逆下去,却痛苦不已,我想这两种结局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反之,原著中黛玉的奋力反抗,宝玉的一句“我为林姑娘病了”,这样的以命相争,以爱相告,即便是最终一个做了和尚,一个凄凉死去也足够荡气回肠、刻骨铭心了。《红楼梦》中黛玉泪尽而亡,却成为宝玉心中无法抹灭的伤和痛,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也正是因为黛玉的死,成就了宝黛二人的旷世奇恋,使不完美变得完美。
清秋的悲剧婚姻也暗示着黛玉的不幸。如若真的让宝黛婚姻成真,最终却形同陌路,不欢而散,我想这要比宝玉出家,黛玉死去更加的让读者难以接受。由此可见,让黛玉在花季死去,看似残忍,实为大爱。黛玉本就是为还泪而生,所以或许泪尽而亡才是黛玉最好的结局。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高鹗续本常被人吐槽,而黛玉之死却极少有批评之声的缘故了吧。黛玉最终输掉了婚姻,却赢得了爱情。还泪而亡,只有这样黛玉方能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黛玉之死——质本洁来还洁去

下一篇: 黛玉之死——质本洁来还洁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