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问题导入、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更新日期:2021-03-22   来源:   浏览次数:4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相信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讲了两节课,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没有,则无人响应;问学生会不会作,学生说不会;问学生这两节课老师讲了什么,

 
 相信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讲了两节课,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没有,则无人响应;问学生会不会作,学生说“不会”;问学生这两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要么说“不知道”,要么打开书本给你念!
问题导入课堂教学是把知识点转化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把掌握知识转变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以老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问题导入、以学为主”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1.问题设计
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以“是什么,为什么;为啥做,怎么做”为主的思考问题,问题类型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营销实践分析和个人观点陈述等。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每章设计6—10个问题,覆盖本章教学的主要知识点,特别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提供阅读资料
为便于学生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目录(包括书名、章节,甚至页码范围)和研究对象。阅读资料包括研究报告、经典著作和其它读物等。
3.明确问题解答要求
问题解答要求依问题不同而不同。基本知识问题要求学生弄清概念,学会分析概念的内涵,界定概念的范畴和特点;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根溯源;营销实践性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开展营销实践工作,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和能力欠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分组
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一般有十章左右。为便于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和讨论问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组,每组以3-4人为宜,全班分为偶数个小组。人数太多,不宜召集;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发挥群体力量,培养学生集体工作技能。
每个小组选举一名小组长,负责完成本小组工作。
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每两个组结为AB组。如一个班分为10个小组,则第一组与第六组结为AB组,第二组与第七组为AB组,以此类推。
5.分配小组工作任务
每个小组负责一章。学习小组须按照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解答相关问题,以PPT形式完成,并在课堂上分享。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每章(节)开讲前,先由负责解答该章问题的A组学生,在课堂分享他们的PPT,陈述资料阅读情况。然后,B组针对A组的解答和陈述,提出批评性意见和问题。A组须当场回答B组的提问,或与B组进行辩论。
与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基于“Start with why”的问题导入、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起点,不是老师的课堂讲解,而是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课下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不仅包括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课堂分享和讨论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老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老师先把相关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提炼成问题交给学生解决,通过学生的课堂分享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及存在的偏差,然后再进行针对性讲解;课堂教学的难点不是老师通过与学生间的互动,观察和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接收情况,而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开展营销实践,把知识作为工具,达到“学以致用”;课程教学的结束不仅是老师完成课堂讲授和考试,还包括A组结合B组的提问和老师的课堂教学,完善课堂分享的PPT内容,总结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基于“Start with why”的问题导入、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组织设计,学习小组任务分配和成员分工,阅读资料查阅,课堂分享,学生间的相互提问和辩论,以及小组总结和小组成员考核等方面工作实现五个转变:一是转变学习方式,即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在老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二是转变学习目标,即把“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转变为“为解决相关为题而学习”;三是转变学习成果,即把“有知识,有学问”转变为“有工具,有能力”;四是转变学习形式,即由“上课听讲”转变为“个人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分享,课堂听讲和课后总结”;五是转变对待意见或观点的思维方式,即把对同学的观点和意见由不加过滤的“赞誉”转变“判断或批判性选择”。进而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由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脱变。在这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中,老师的角色由“老师”转变为“导师”,由“拉着学生走”转变为“引导学生选择路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问题导入、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下一篇: 问题导入、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