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不同层次学前教育本质新认识
 
更新日期:2021-03-22   来源:   浏览次数:4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第一层次:学前教育属本质研究事物归属是本质的最基本层次定位,划归到的那个属的本质是事物的属本质。学前教育的属本质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归属问

 
 (一)第一层次:学前教育属本质研究
事物归属是本质的最基本层次定位,划归到的那个属的本质是事物的属本质。学前教育的属本质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归属问题,是学前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和与其他教育活动在不同层面的根本联系和相对区别。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一种,不是政治活动、不是经济活动、更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这是学前教育的属本质。
在18世纪以前,幼儿教育的实践是从属于家庭教育领域的,社会上并没有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到了近代,产业革命的发展使妇女也投身到大工业生产劳动中,从而使她们对孩子的养护与教育降到最低水平。为了解决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出现了面向幼儿的保育及教育性设施。这些设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作用,但对幼儿的保育及教育并非是这些设施的真正目的,这些设施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的,即作为承担家庭教养幼儿功能的替代性机构,而非专门性的以幼儿保育及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机构。现当代不仅出现了针对幼儿教育的专门性的机构设施,而且很多国家已经把专门性机构设施的全面普及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致力于实现学前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军事的现代化...都依托于人的现代化——人的观念及人格的现代化。当下仍有很多人将幼儿园视为“替代性的机构”——替代家庭对幼儿进行照顾和看护,否定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及幼儿教师职业的专门性,职业是相同行业不同活动和知识的专门性,视幼师为幼儿园保姆,工作简单,就是“哄”孩子的。“哄”,哄骗、哄说、哄逗,“哄孩子”体现的儿童观和价值取向是:儿童是弱小无知的、单纯幼稚的,有了这样一种观念,对于如何教育儿童这一问题,其答案便可想而知:可以欺骗、可以哄骗、可以哄逗,以使他放弃自己的主张听命于成人的安排,幼师职业的专门性就体现在哄骗孩子上。根据2011年修订的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国家统计局划分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20个行业。根据国家标准,保姆行业属于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立幼儿园里的“保姆”就是具有公益性的职业,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学前教育原本就归属于教育,并且也应该归属于教育。学前教育的属本质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单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共性,并与其他社会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影响不等于教育就不是教育了,变成影响教育的另一种存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是兄弟关系,不是父子关系,教育不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一部分。学前教育归属于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作为学前教育的“叔伯”是会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学前教育会具有其“叔伯”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可以具有商品性,但不能商品化,可以具有市场性,但不能市场化。化代表过程和趋势,学前教育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具有市场性和商品性,但不能以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趋势作为目标定位。如若如此,学前教育就会出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钱办不成事的局面,这与现代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不符,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和永恒理想,教育公平不是完全不顾教育效率的教育平等和均等,教育效率也不应该是完全不顾教育平等的片面发展和两级分化的效率,市场化学前教育与教育公平永恒理想追求反向而行、背道而驰。学前教育归属于教育,不是单纯的文艺活动。节日作为人类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传递着某一社会的价值追求,塑造着个体成为某一社会的成员。节日作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幼儿园设计节日庆祝活动搞文艺演出,往往把幼儿当成了“工具”。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该是为了儿童的发展, 但在实践中, 却是儿童为活动服务,展示给领导或家长,以赢得领导或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幼儿不是在过节,而是在过劫,高强度的、机械的、忽视幼儿主体性的训练磨灭了幼儿对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及节日本身的教育意义,阻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不同层次学前教育本质新认识

下一篇: 不同层次学前教育本质新认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