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起源及在美国的发展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由于当时英格兰银行不仅发行了大量的钞票,而且与政府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许多商业银行都愿意在该行开设账户,并存入活期存款以满足资金清算和提现的需要,这些活期存款即可视为最初的存款准备金。需要说明的是,向英格兰银行存入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自发行为,并无法律上的强制规定。现代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美国,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具有代表性,对其他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演变为主线,介绍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史。
1.20世纪20年代以前:便捷票据流通,增强政策效果
早期美国商业银行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当时美国并没有统一的货币,银行票据主要充当信用中介。由于票据发行人本身的信用状况信息透明度较低,导致银行票据本身赎回成本较高,并且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为了便于银行票据的流通,1820年纽约和新英格兰的银行开始设立自愿赎回安排。根据上述安排,一家银行同意按面值赎回另一家银行的票据,但条件是开证银行应在赎回银行的账户上保留足够的实物(黄金或等值货币)存款作为银行票据的支持。从本质上讲,这些存款就代表了历史上第一批存款准备金。尽管在随后的几年中,有些州开始要求银行针对银行票据保有存款准备金,但大多数州直到1861年内战爆发时仍然没有存款准备金要求。
1863年,美国《国民银行法》获得通过,在国家一级首次确立了存款准备金要求,以便于银行票据的流通。1913年美联储成立,开始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减轻了银行系统临时流动性需求的冲击。联邦储备系统建立以后,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流动性来源的作用已经几乎消失。此后,存款准备金工具逐渐发展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补充,美联储通过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增强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的效果。虽然美联储的成立降低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但美联储仍要求银行保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当时,中央储备城市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8%,储备城市银行为15%,国家银行为12%。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依然较高,银行放弃的利息较多,为了减轻银行的经营压力,1917年美联储将上述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降至13%、10%和7%。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存款准备金的负担还是越来越重。
2.20世纪20年代-40年代:调节银行信贷
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美联储强化了最后贷款人的职能。1931年,美联储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视为影响银行信用扩张的工具,认为要求银行对新增储蓄保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有助于抑制信贷过快扩张。然而,从实践来看存款准备金要求对遏制20世纪20年代后期信贷的快速增长几乎没有帮助。在此期间,美联储用来影响信贷的主要工具是贴现率。由于贴现率通常保持在市场利率以下,银行有动力从美联储借钱满足其扩张资产的需求。在20世纪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贴现窗口借款占美联储总资产的一半以上。由于美联储并未有意抑制信贷扩张,因此存款准备金要求对贷款并没有构成限制。此后,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由于市场利率暴跌,贷款需求几乎枯竭。银行将资金存在美联储而不是用于贷款,形成了大量的超额准备金。美联储担心这些超额准备金可能导致信贷快速增长,最终引发通货膨胀,于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一倍,从而有效地吸收了多余的超额准备金。然而,1938年美国经济又显现疲弱迹象,美联储转而开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信贷扩张。
3.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控制货币供应量
1951年,美联储恢复了积极、独立的货币政策。在随后的几年中,美联储对存款准备金要求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是为了加强或补充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对整体货币和信贷状况的影响。调整存款准备金要求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的补充工具。然而,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越来越丰富,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存款,这给存款准备金制度带来了挑战。例如,当时商业银行越来越依赖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获取资金。为了保证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美联储开始针对市场创新定期修订存款准备金要求,以便于控制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然而,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存款准备金要求给银行造成的负担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离开联邦储备系统。为了防止会员流失,美联储修改法律允许银行恢复使用库存现金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尽管美联储做出了努力,但成员数量下降的势头仍未减弱。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货币控制法》(MCA)以解决美联储会员流失问题并更有效地控制Ml。MCA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设置为12%,并禁止美联储提高至14%以上。同时,MCA还对每家银行首笔2500万美元存款设定了3%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此后十年中美联储基本上没有改变存款准备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