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1-03-26   来源:   浏览次数:50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思想上的影响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它包涵了世界各个地区、种族、文化、历史、宗教等信息,这些融通互联的信息中

 
1“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思想上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它包涵了世界各个地区、种族、文化、历史、宗教等信息,这些融通互联的信息中,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提高文化素养的部分,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消极、阴暗的部分。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行为,高校教师也不例外。有的高校教师,出于经验主义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适应“互联网+”所带来影响,对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无法接受和里界,在主观能动性上抵制互联网,甚至以偏概全,认为网络上的信息是肤浅、浮躁的,拘泥于传统,无法有效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导致课堂效果差,学生的疑惑无法有效解决。青年教师虽然可以较好的适应,但受限于教学经验或者功利主义,完全依托信息技术,巧取“互联网外壳”,采用“慕课”、云平台等形式,将教学任务转移到学生身上,导致学生以自学为主,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2“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风气上的影响
高校作为高等知识的传播基地,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不同于基础教育,通常是课上教师教授基础知识,课下学生独立完成拓展任务,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可以借助多种网络通讯软件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骤增,老师无法对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原封不动的照搬网络上的课件、视频,在教学方案上没有自己的思考,这就导致老师上课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已经自学过,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水平产生质疑,久而久之,教师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倦怠之心,学生对教师质疑更甚,学生们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不爱教学,无法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案。此外,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对某些方面的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高校教师因为没有掌握互联网带来的获取知识的便利,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和错位,这也间接的促使高校教师们违背了职业素养。
3“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功利倾向严重
对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是传承知识和能力的本职工作,科研是推动知识创新和发展的本质工作。教学和科研应当是齐头并进,同等重要的。但事实上,受高校教研精分制度的影响,高校教师中存在着科研项目至上的情况。互联网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了各种焦虑,部分高校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学术研究浅尝辄止,甚至使用互联网资源,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类享乐主义信息得以传播,对高校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本应该承担着职业和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接班人,但是在教师的社会生活中,职业收入与教师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有的教师为了贪图享乐,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严重违背自身职业道德。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

下一篇: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