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归田”与“入仕”的矛盾心理
 
更新日期:2021-03-29   来源:   浏览次数:57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二赋中,竹杖的含义背道而驰,庾信所寄托的情感也大为不同,这些从侧面反映出庾信内心的矛盾,在面对出仕与入仕的问题上,庾信也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状

 
 二赋中,“竹杖”的含义背道而驰,庾信所寄托的情感也大为不同,这些从侧面反映出庾信内心的矛盾,在面对“出仕”与“入仕”的问题上,庾信也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
《竹杖赋》运用了问答体来结构全篇,由主客对话的体式结撰而成。全文以“楚丘先生见桓温”始,通篇表达了“楚丘先生”对“赐杖”的强烈反应。这实际代表着自比为“楚丘先生”的庾信与隐喻为“桓宣武”的魏、周政权的一次正面交涉。《竹杖赋》首段叙述了“楚丘先生”和“桓帝”的对话,谓桓宣武(桓温)平定了荆州,闻有自称楚丘先生者来诣门下,便说:“名父之子,流离江汉,孤之责矣。”接着当面称赞了楚丘先生,并声言要送一枚珍稀的竹杖给他养老扶危。“桓宣武”见“楚丘先生”“鹤发鸡皮,蓬头历齿。”欲赐竹杖以供“养老扶危”,是以赐杖为喻,写北朝对自己的敬重。中间是“楚丘”的回答,亦为赋作的主体,叙楚丘先生的滔滔答辞,他先言“中国明于礼义,暗于知人”,此杖虽珍贵,实则难以“相予此疾,将予此身”。其理由是他自己因“世变市朝,年移陵谷”而亲友离绝、妻孥流转、发落眉长而又意倦神伤。然后列举了数条赠赐几杖的先例,从而得出“明公此赠,或非乖理”的论断。言自己“年华未暮,容貌先秋”的原因在于“心忧”,而非体衰,故无须竹杖,实际上也是写自己不稀罕高官厚禄,只为梁朝之亡而心忧;最后一段以“楚丘”所歌“一传大夏,空成邓林”的感叹作为结尾,自比为藜藋,以明不愿为官之志,一个“空”字,暗含了作者心中不愿为官的无奈和悲伤。通篇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借物抒怀,将自己对北朝的倚重但内心不愿入仕的想法与对“竹杖”的描述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尊崇贤者,鄙弃权势以及不愿在北朝做官的无奈。
《邛竹杖赋》作为庾信托物咏怀的赋作,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篇以象征高洁意象的“邛竹”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象,其实是作者品行与操守的重要象征,从中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情和感叹之意。赋作中“诸蔗虽甘,不可以倚;彼藜虽实,不可以美。”言甘蔗虽甜,却脆弱易损,而藜茎虽实,却不够美丽,将甘蔗的脆弱和藜茎的坚实两相对比。“鲁分以爵,汉锡以年。”用鲁汉两国赐杖的不同标准进行对比。“昔尚尔齿,今优我贤”将今夕两种境况进行对比。此赋中,庾信借对“邛竹杖”美好品质的赞美,暗示自己像邛竹杖一样保持自己内心的高洁品质,而希望竹杖能被献于贤者,则暗示了他希望能被赏识,想要“入仕”。“今优我贤”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自己会优待赏识自己的贤者。“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绮绅瑶珮,出芳房于蕙庭。”庾信自认为自己不如受春申君施履之人,也比不上为报仇作铭自诫的崔瑗,只能像邛竹杖这样与人亲近之物,出入于房庭之间,颇有怀才不遇之感,流露出他想要“入仕”的心态。
庾信的矛盾心理,使他进入了“仕途”与“归田”两难的境地。因此他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存在矛盾之处,如何把握这种矛盾的心理就是理解庾信这两篇赋作的关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归田”与“入仕”的矛盾心理

下一篇: “归田”与“入仕”的矛盾心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