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经管专业互联网教育及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1-04-01   来源:   浏览次数:53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社交平台教学缺乏专业化功能目前互联网+经管专业课程教育主要平台除专业在线教育课程平台之外,多数依托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在于沟通及

 
 (一) 社交平台教学缺乏专业化功能
目前互联网+经管专业课程教育主要平台除专业在线教育课程平台之外,多数依托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在于沟通及时有效,能够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但社交媒体本身并不具备教学专业化功能,社交性能更加明显。那么使用社交平台进行互联网教学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度,由于互联网教学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教师无法观察平台另一端学生的课程状态,学生极有可能偏离课程主要重心而倾向于同学间的社交活动。此外,日常教学中包含的课程讲解、作业提交、批改、反馈、互评、分享等环节在社交媒体上无法有效实现,增加老师及学生的课程任务负担。
(二) 专业教育缺乏实践课程的参与
实践性较强是经管专业的课程特点,仅有理论学习不足以应对未来社会工作需求。营销类需要具体营销实践、财务会计类需要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循环实践、金融类需要ERP证券交易实习实践等,理论课程需要实践操作相辅相成。当前经管专业互联网教育能够满足理论层面的专业知识传授,但在专业实践课程上仍是短板,无法带领学生面对面的手动操作。因而,缺乏一个具有实践性能的综合平台,满足经管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
(三) 在线课程安排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线课程学习时间长,学生视力影响大。在线课程设置和安排将传统的课程安排照搬至互联网在线课堂,忽略教学场所及环境。长时间的课程学习需要观看手机或电脑屏幕,因而会导致学生用眼过度而产生视觉疲劳,并且以老师教学为主缺乏课堂互动学习气氛,注意力难集中,学生参与感低互动少。此外,教材和资料的及时性也会因学生家庭情况而有所差异,学生无人监督自制力也较为欠缺。
(四) 课程设置缺乏互联网创业思维
当前经管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互联网+、创新创业等概念的融入,侧重于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学生互联网创业创新思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渠道更加便利,但学生未必具有信息加工处理与筛选能力,仅通过举办比赛等方式接触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内容及具体实践,不足以达到培养目标。因而大多数学生即便有创新创业想法也不敢付诸实践,即便付出实践也难以长久顺利的持续。
(五) 项目缺乏资金与创新创业经验
据调查,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来源,主要来源均为父母支持或银行贷款,创业心理压力大,失败风险高。此外,因社会和学校在有关互联网创新创业知识储备与技能方面提供的指导不够充分,学生在项目选择时主观性较大,无法客观中立的评价项目可行性及实际操作难度,选择适合自身实力水平的项目。创新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极可能出现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对于长期处于校园象牙塔里的学生对于社会人际交流、团队协作、危机反应、市场研究等创业必须的技能缺乏经验和历练,使得大学生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创业难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经管专业互联网教育及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经管专业互联网教育及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