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我国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更新日期:2021-04-16   来源:   浏览次数:5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对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足国内高校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仅适用于中国学生。由于来华留学生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一)对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足
国内高校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仅适用于中国学生。由于来华留学生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思想理念、价值意识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所以,面向留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一件非常敏感且艰巨的任务,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回避思想政治教育,对留学生区别对待。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而对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主要集中在日常行为规范和维护留学生群体稳定方面。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热潮涌现,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首次规范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明确“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制度和外教政策,理解中国社会注意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并对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要求。”但通过调查发现,高等教育留学生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在留学生管理上照搬国外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为留学生提供完全细化的教育教学,没有植根中华文明的沃土和中国的现实国情,未能有效提供中国特色的来华留学教育。来华留学生免修思想教育课程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学习教育不足,在华生活学习期间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国情、社会等方面感知肤浅。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受教育者思想行为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对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法律法规、国情校情、经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尊重中国的生活习俗,尽早适应新的学生、生活环境,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融合、与管理教育者的沟通和理解,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实现来华留学生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
(二)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手段滞后
留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政体、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生活环境。异国他乡求学,陌生的环境下,留学生要面临语言、心理、文化的三重考验。青年留学生在面临文化冲击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加之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如果不及时调整,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更容易造成心理疾病。由于信仰的不同、风俗习惯迥异,留学生很难主动接纳外界施加的思想理论教育。各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培养方案中通用做法是照搬中国学生的培养方案,未能考虑留学生的预期感受和学习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缺乏有效的载体,具体实施全过程缺少整体规划,工作机制的欠缺使留学生课程思政整体工作处于真空或无序状态。“家长式”、“封闭式”、“强制式”的教育管理模式,没有综合考虑留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中西方文化教育方式不同,传统的说教、照本宣科式讲解、简单直接的灌输非但不能疏导留学生情绪,反而疏远和留学生心灵间距离。思想道德的培养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的接受效果,因此留学生课程思政要基于对青年留学生个性特点的把握,贴近学习生活需要,拒绝“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以国际化视野和开放的态度,着眼形势、聚焦问题,转变教学理念,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留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应青年留学生的国际关切和疑虑,协调促进留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国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下一篇: 我国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