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路径与实践探究
 
更新日期:2021-04-16   来源:   浏览次数:4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提高留学生课程思政地位和作用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从根本上要靠提高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教育部制订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指出:在

 
 (一)提高留学生课程思政地位和作用
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从根本上要靠提高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教育部制订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指出:“在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面向留学生积极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留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现状。”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首先身份是学生,其次才是外国人。学习是留学生的第一要务,引导留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学生角色,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在留学生思想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思想品德养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来华留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不只是课程建设的局部问题,更关系到来华留学内涵式发展,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问题。正视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将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范畴当中,为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比例的逐步提高,完善正确的、开放的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增强思政教育的导向性与目标性,为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保证,为来华留学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二)创新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方法
课程思政教育强调课程门门有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人人讲育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留学生课程思政首先要考虑的是留学生“接受什么、如何接受”的问题。结合留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汉语课程、中国概况课程、专业课程等课堂教学主阵地,引导留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当前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促其正确认识到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充分挖掘课程中人文的力量,以文化人,充分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方式,逐渐形成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相结合的手段。将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重要补充,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面向国际留学生积极开展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活动,组织如国际文化节、留学生中国文化节等活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组织“行知中国”留学生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了解中国,主动判断、选择、理解、认同。结合高校自身学科特色打造留学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如东华大学为留学生量身定制的思政教育品牌课程《锦绣中国》英文版纳入留学生通识课程培养体系中,丰富了课程思政内容,使课程更具弹性和选择性,首期课程选修人数超过120人,来自法国、肯尼亚、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5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参与,为学校开启文化交流“双声道”,讲述中国发展、中国道路、中国自信的新通道。
(三)发挥朋辈力量促进中外学生融合
学生组织以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在学生群体中有强大的凝聚、示范、辐射效应,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留学生社团与组织的优势,鼓励留学生参与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管理,帮助留学生更快地融入新的校园生活,加强中外学生融合的同时提高留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引领青年留学生关键要深入了解青年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思想状况和普遍精神需求。留学生广泛参与社团与组织既能增强留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使留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机构能持续关注留学生的利益与诉求。积极开展留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发挥朋辈群体的力量是留学生思政工作的有力切入点。榜样是一种理想人格,既源于大众,又是大众生活实践的楷模。加强对留学生榜样的选树、培育和宣传,既能向留学生传递正能量,消除偏见和误解,也能在广大留学生群体中宣传先进典型,创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培育个体美德,是对外展示大国风采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促进留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理念是培养和发展顶尖人才的思想前提。选拔优秀留学生干部和代表进行留学生管理,以榜样的力量,培育学生向上、向善的三观教育,从朋辈眼中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努力在全体留学生中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留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发展变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将中国与自己的事业前程更好地结合起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路径与实践探究

下一篇: 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路径与实践探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