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导论课的形式与意义
 
更新日期:2021-04-21   来源:   浏览次数:53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每一门专业课都有其导论部分,开篇的教学质量对于全面引领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思维方法及其学习信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让这种重要作用落到

 
 每一门专业课都有其导论部分,开篇的教学质量对于全面引领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思维方法及其学习信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让这种重要作用落到实处,教师的楷模标杆作用无疑是重中之重。这种楷模身份并非一般意义的医学专家,而是要从医学专业地位、学术社会地位或学院任职,以及个人思政传授能力、个人魅力等多方面予以评价。作为医学生的课程学习的开篇引领人,他必定要有完整的医学学习历程,并且在自身专业领域已取得较高学术地位;此外,从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而言,有一定的学术组织或学院任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专业“学而优”的社会认可度的直接反映,不仅如此,一定的学术社会地位或学院任职也反映出其本人领先众人的思辨能力和阅历的深广程度;最后,思政的传授能力是导论课程师资能力中最核心的本质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医患沟通的目标、意义,传递出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生信念、信仰,并能结合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把“为何为医,为谁为医,如何为医”的深刻思考贯穿到行医职业生涯始终。
从本次医患沟通与技巧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来看,在导论部分,邀请学院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临床经验、思政经验的著名临床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书记讲授医患沟通课程的导论部分,在同学们中获得了极好的反馈。该授课是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框架内容下,由教师将理论概念揉碎于自身的学医、行医历程的感悟与反思中;综合运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CBL(Case 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的方式方法,不仅悄然建立起医学生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观,还设身处地为同学们分析、分担他们现阶段的困惑、焦虑与不安。自课堂伊始,注重强调的不止于沟通课程本身,而是更大格局的塑造同学们在当下学医和未来行医道路上的思维模式,学会始终面对问题,反思问题与提升自我,切实践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鉴于此,导论课堂的教师是本专业课程思政的第一要素。结合实践,我们认为这至少有两方面的模式内容:第一,通过仪式感树标杆。所谓仪式感,也就是通过同学们熟知的辅导员或教研室主任在导论课堂前,明确而隆重向同学们介绍导论教师的专业学术身份、学术成果、职务任职等,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近距离感知医学大家的具体存在;从其临床、学术、信念等多方面的综合成就的介绍,向同学们树立起感性而具体的行医示范目标,激发学生们向而往之的真实情感。用恰当仪式感正式介绍导论课教师,是在学生内心树立生动标杆的关键第一步。第二,反思感悟的分享与讨论。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们的感性示范目标一旦树立,导论教师要勇于拿出当年学医时的困惑与不安与同学们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只有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才能进一步引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当同学们发现今天的标杆人物曾经和自己一样迷茫却依然成就卓越,这无疑极大增加了学生们学医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们对教师传授内容更浓厚的兴趣。而此刻,导论教师进一步注重以问题和真实案例为基础,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才是符合价值定位的“好医生”,如何方能做到更好?并教同学们学习并建立起反思的习惯,时刻用“好医生”的价值内涵去回顾每一件实习遭遇,及时发现缺漏不足,予以持续完善,并指引今后的行为。这其实也是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实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导论课的形式与意义

下一篇: 导论课的形式与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