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课程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更新日期:2021-04-22   来源:   浏览次数:2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以信息学科大类专业为主线,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的原则,在学校内打通不同学部之间的学科壁垒、在学部内打通不同专业间的专业

 
 以信息学科大类专业为主线,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的原则,在学校内打通不同学部之间的学科壁垒、在学部内打通不同专业间的专业壁垒,由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师组成课程组,集中资源建设,克服单一学科、单一专业单独建设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课程优化模式、分级定向模式、平台搭建模式和协同提升四种模式来组织实施。
1贯通式的教学模式。
调整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比例,扩大应用型、实践型课程的学分组成。实行“双专业复合课程体系”,培养既掌握专业理论和实务又精通与新兴科技接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知识面和应用范围。
2分级定向模式。
针对低年级学生设置“本科生暑期校外实践”项目,针对高年级学生设置“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和学分置换计划,前者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相应课程的开设,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研究项目;后者则针对高年级部分必修课程,采用“免修不免考”、项目换学分的方式来进行。
3平台搭建模式。
深度融合学分设置、课程计划、创新项目、实践基地、科技园区等要素,形成多样化、层次化、递进式人才培养平台,满足不同类群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1)在专业课程设置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总体改革,对所有专业建立大类培养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项目”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三位一体”。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发挥企业的作用来力量,弥补学校设备和人员经验方面的不足,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培养满足社会、企业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4协同提升模式。
解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打破“校内和校外”的界限,改变“教师和学生”角色,形成“面向学生能力提升、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突出产业科技前沿、整合参与主体资源”的协同运行体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课程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下一篇: 课程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