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1-05-06   来源:   浏览次数:47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人流、物流、数据流的整合,明确适度的集权、分权、授权等内部控制,以事前分解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和审批,事中控制和执行预算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人流、物流、数据流的整合,明确适度的集权、分权、授权等内部控制,以事前分解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和审批,事中控制和执行预算,事后分析反馈为核心,要求全员参与,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合理配置资源、持续改善业务,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率,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医院的治理能力,建设运行可靠的治理体系。但是,从院领导层到基层员工对此认识不够深,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院人员都是临床专家,对管理知识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了解较少,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为医院带来收益。
2、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位不明确
到目前为止,公立医院几乎都建立起信息化的全院预算管理系统,但多数医院仍然流于形式,设立的目的仅仅是应付财政预算上报工作,基本未发挥其管理作用,对其定位尚未明确。同时,多数公立医院主要发挥预算控制医院成本优势,处于“财务管钱袋子”的阶段,而不是“绩效导向型”阶段,将战略目标分解至各个科室,在从科室划分到医疗组,层层设定工作量,确保医院全员积极参与,全部资产被充分利用和周转,进而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预算编制体系和方法不完善
现行的对数预算编制体系可能只包含各项费用预算、基建和设备预算以及财政拨款预算,而缺少收入和成本预算,这可能会导致预算只发挥控制资金的作用,而未发挥激励作用。除了基建和设备预算经过论证外,各项费用预算则是由归口部门填报并上报财务处审核,而审核的基础则是与去年比较,而不是根据对未来的预期汇总的数据,这可能会导致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预算准确性较差。此外,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公立医院一般都使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这在药品、耗材取消零加成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得预算偏离真实的费用,可能导致预算数大于实际数,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在实际执行预算过程中,各归口管理科室对于预算项目包含的具体业务活动不清晰,存在多次重复报送、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