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促进互助式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更新日期:2021-05-10   来源:   浏览次数:5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的缺乏是制约互助养老在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构建多元、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对互助样养老的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的缺乏是制约互助养老在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构建多元、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对互助样养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一方面,政府应下拨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资金的投入,有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呐专业养老、医护人才,提高互助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人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互助养老的发展中。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互助养老,鼓励地方企业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帮扶中提供一定的资金、服务、人员、活动等方面的支持,使互助养老形式更加丰富。此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基层政府根据当地特色,让老人与土地结合,种植花草、中药材等,或者让老人进行手工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参与,而且能为互助养老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二)提高互助养老的覆盖率
互助养老在农村的规模较小,老人的覆盖范围较狭窄,使得有养老需求的老人无法入住,因此,提高互助养老的规模及覆盖范围,尽可能得让有养老需求的老人都能享受到互助养老。首先,建设村级化的互助养老场所。在建设村级化的互助场所时,根据村中老人数量以及老人的养老需求,以不浪费养老资源为前提,辐射其他临近村庄,并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活动,让老人做到家门口养老。其次,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建立互助养老场所,使互助养老不只覆盖自理老人,对失能老人的照料更加重要。以乡镇为单位或几个村庄为单位,建设失能老人养老场所,聘请专业医护人员对村中无业妇女或低龄老人进行基础医疗护理的培训,以低薪或时间银行的形式让低龄老人参与到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中。
(三)更新养老观念,提高互助养老的认可度,在全社会培育积极的养老文化
低龄老人依旧可以从事劳动,因此改变老人“弱势群体”的观念,消除对老年群体的“污名化”现象,提高老人的社会参与,进而发挥老人余热。从老人自身这个角度,我们应加大对“积极养老”理念的宣传,在宣传途径上,通过张贴积极养老理念的海报、互助养老的图册、以及村广播大喇叭的播报等方式,改变老人“老了,不中用了”的消极情绪,使之继续参与社会或家庭活动。从社会这个角度,引导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养老文化,对于低龄健康老人来说,在生理上具备继续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的条件,心理上也希望获得被需要感和成就感。为满足老人需求,政府引导企业,为老人提供一些岗位,发挥老人的优势作用,让其成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在老人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在个体层面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而这样的消解汇集在一起也会减轻社会的负担。
(四)完善互助内容,积极拓展互助领域
互助服务是互助养老的核心,因此,在互助过程中,调动老人的积极性,发挥老人的优势作用;完善互助内容、拓展互助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娱乐方面,组织老人内部培训、开展广场舞、豫剧、象棋等文体娱乐活动,让老人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实现老有所乐。在生产劳动方面,组织老人进行一些能力范围内的生产劳动。比如,将村中闲置耕地利用起来,为老人提供耕种场所,发挥农村老人农耕优势,使老人在共同的劳动中建立情感,实现老有所为。在社会参与方面,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志愿服务,并且对老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能力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肯定性支持,满足老人的被需要感、成就感,实现老有所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促进互助式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下一篇: 促进互助式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